评论:纪录片的春天还没有来

17.12.2013  14:35

  在报道几天前闭幕的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时,不少媒体都使用了“中国纪录片迎来春天”之类的表达。如此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依据:其一,国产纪录片今年成为各大卫视重点采购目标,可供版权交易片目数量比往年增长不少;其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称明年将实施更多扶持纪录片发展的举措,并要求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

  中国纪录片的春天真的即将到来?作为一名总觉得优质国产纪录片总体稀缺的纪录片爱好者,我觉得这样的判断多少有点过于乐观。检索媒体报道,类似的“春天说”已成最近几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陈词滥调。但实际上,无论是中国纪录片的制播总量、成交价格还是市场潜力,显然都没有太多春暖花开的迹象。

  与近几年风生水起的电影电视行业相比,长期被边缘化的国产纪录片的处境依然艰难。据业内人士称,国产纪录片价格多数在每分钟百元以下,但依然鲜有买家。崔永元耗资1.3亿元、历时8年拍摄的32集纪录片《我的抗战》,投入市场时电视台开价仅为每集1500元——与之形成对照的是,76集电视剧《甄嬛传》售给单家卫视台的价格每集近100万元,38集的《辣妈正传》更创下了每集500万元的天价纪录。

  价格严重偏低、观众认知度不足、收视率普遍较低,种种困境都让纪录片工作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逼仄。毫不夸张地说,国产纪录片的发展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创作者难以得到观众和市场的认可,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受挫,拍摄出优质纪录片的概率越来越小,这又进一步使得纪录片遭遇“寒流”。

  在寒冬里待了太久的人,总是格外期待春天早日到来。但现在的问题是,仅将国产纪录片突围的希望寄托于行政力量的扶持,恐怕并非长久之计。无论是有关部门强令34个上星综合频道“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还是由此导致各大卫视抢购国产纪录片,都不足以让中国纪录片在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

  部分综艺节目、电视剧、电影之所以能赢得观众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些领域有成熟的市场机制,观众的评价和偏好还能与生产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促使节目质量越来越高、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但是,以行政命令为国产纪录片保驾护航,固然能交出一份每年播出时间超6000小时的成绩单,结局却很可能南辕北辙——质量提不上去,反倒会让观众对国产纪录片更失望。

  央视去年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引发现象级的轰动效应,收视率一度超过同期热播的电视剧。据媒体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创下了中国纪录片海外销售的最好成绩,每集对外售价达4万美元;而将于春节开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仅冠名费和插播广告收益就已破亿元。国产纪录片要想拥抱春天,真正靠谱的道路是多以此类优质作品赢得市场和观众。

  《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一方面,该纪录片胜在融合了中国美食和中国文化的因素,而中国的历史传统、时代风貌和价值理念,正是中国纪录片的核心竞争力,纪录片工作者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潜力可挖;另一方面,《舌尖上的中国》创造收视传奇的秘诀在于,该纪录片从选题构想、素材拍摄到后期剪辑、社交网站口碑营销都做得堪称完美,这正是值得其他从业者学习之处。

  纪录片是记录历史、催发思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节目形态,纪录片在中国还有很广阔的成长空间。此前中国纪录片遭遇持续“寒流”主要系“内因”所致,要走出“寒冬”,关键是练好“内功”。至于有关部门,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在审批立项等方面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同时以适当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汤嘉琛)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