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远离为官“陷阱”要自律更要他律

24.11.2014  18:14

日前,在新提任省管厅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中,广东省纪委领导告诫,要警惕从政道路上的九个“陷阱”,给官员们敲了一次警钟。

梳理一下,这九个“陷阱”,可以分成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从官员亲属和身边人入手,比如,通过向领导干部身边人、近亲属迂回行贿,为其家人送干股,资助官员子女境外上学、经商或投资等。

二是利用官员的兴趣爱好打开缺口,如通过打牌、打球等间接行贿,赠送或超高价格回购官员手中的贵重玉石、字画等。三是满足官员的“特定”需求而拉近关系,如资助官员跑关系、进步“上位”、“平事”,帮助官员放高利贷或“借款”、借房”等。

不管是从“身边人”这个外围突破,还是围绕官员自身做文章,这些“陷阱”都绕不开一个权字,就是试图与权力套近乎,与权力形成利益关联,最终实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目的。正所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手握公权力的官员来说,更是没有白来的好处、无故的人情。不义的钱财,如同一颗随时引爆的炸弹;放纵的贪欲,等于一个美丽的陷阱。

有这么一句名言,“权力应当成为一种负担。当权力变成一种乐趣时,那么一切也就完了”。客观地说,形形色色的诱惑和欲望,是各级干部需要时常面对的挑战,这必然要求具备较强的自制力和免疫力。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干部自己信念不坚定、底线守不住、作风不端正,甚至怀着寻租牟利、升官发财的心思来做官,那么就会被腐败病毒侵入,掉进种种陷阱而难以自拔。

根据中纪委公布的调查结果,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疯狂收受的大量玉石占其受贿总额的近八成,有很多来自商人、老板的“雅赠”,总价值上千万元。说倪发科“玩玉丧志”,其实根子还在自身权欲膨胀、忘乎所以,玉石只是一种触发物,“丧志”是“玩玉”乃至各种贪腐的根源所在。

剖析大量腐败案例,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为官者要时时自警、处处自律,因为权力往往会面临诱惑、带来风险,一念之差,可能就会铸成无可挽回的大错。剔除贪念,秉持公心,多为百姓办实事,才是最可靠的为官之道。

但另一方面,这些为官“陷阱”也暴露了监督上的薄弱地带,折射出对权力的制约和规范还存在不到位甚至盲区地带。一些官员的亲属和身边人之所以能打着旗号去牟取利益、“摆平”事情,关键还在于背后有人“撑腰”。一些官员独断专行,“一言堂”“一支笔”不受牵制、为所欲为,身边人就会想方设法利用这种权力效应,各类行贿者也会闻风而来。

所以,远离为官“陷阱”,需要自律,更需要他律。把各项制度完善起来,在执行上硬气起来,打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笼子,才能倒逼各级干部时刻警醒,切实用好手中权力,避免踩到腐败“地雷”、陷入贪腐的陷阱。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