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盯上留学新生 如何防骗已成必修课

19.09.2014  19:25

  据媒体报道,日前一名正在英国读研究生的留学生QQ号被盗,账号被骗子用于与她在山东的母亲聊天,这位母亲险些被骗走8万元。

  目前正值开学季,新近前往他国的中国留学生成了诈骗分子的关注目标。伴随着出国留学热不断升温,海外学子遭遇网络诈骗的事件不时见诸媒体,用“留学网络诈骗”关键词在百度进行搜索,相关新闻并不鲜见。而且骗子的骗术花样翻新,如何防骗已成留学生的必修课。

  1 QQ账号被盗 钱财“

  因为时差、国际通话费用高等原因,QQ、Skype、脸谱等即时通讯软件成了留学生与家长联系的最常用方式。相对于在国内上学的孩子,留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大都不错,家长对身处异国的孩子往往怀有更多担忧。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诈骗的黑手伸向了留学生和其家庭。

  据了解,为增加可信度,一些骗子在盗号之后并不会立即行骗,而是以各种方式引诱被盗号者进行视频聊天,并截取视频。骗子篡改密码后联系其家长,并播放视频假装视频聊天,以各种理由诱骗家长向指定账号汇款,家长看到视频之后,往往信以为真,不再打电话确认。

  前不久,李女士的QQ收到一张在新加坡留学的儿子廖明(化名)发来的照片,照片上“廖明”被捆着,不能动弹。对方向李女士勒索10万元人民币,否则就“撕票”。一时间联系不到儿子,李女士情急之下把钱如数汇到了指定的银行账户。汇完款后,她仔细地查看了那张绑架照片,才发现事有蹊跷:儿子从小到大挂在脖子上的玉佩还在,如果绑匪要劫财,怎么会放过玉佩呢?她随即和廖明的同学联系,证实儿子平安无事,才发现上当受骗了。原来廖明喜欢和网友视频聊天,在聊天中无意泄露了个人信息,被骗子盯上了。骗子盗取了他的QQ号,并读取了他的视频记录,伪造绑架照片来进行诈骗。

  2 手机微信群聊 好友“

  微信是近两年兴起的最便捷的社交聊天工具,也被一些骗子瞄上。当你在加好友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当心将骗子当成了好友。

  在德国留学的露露(化名)怎么也没想到,骗子竟然会盗取她的微信账号,并利用她的微信,从她国内的家人手中骗走16万元,这是《北京晚报》报道的一个案例。因为换了新手机还没有换卡,露露一直用微信和国内的父母联系。一天,她父亲收到一条“露露”发来的微信信息,让给国内的一个农行账户转16万元。微信中的“露露”称,一位中国籍的导师家人得了重病急需要交手术预付款,于是托她找家人从国内把钱打到导师弟弟的卡里。“露露”还说,“导师”已经给了她1万欧元现金,周末就能将钱汇回国内,之所以从国内转账,是为了避免外汇兑换产生的手续费。她父亲很快就将钱打到了“导师”弟弟的卡里。汇完钱后,父亲给她发了条信息,这时父女俩才恍然大悟:被骗了。“我的微信不知何时被盗了。因为我这两天也正好向家里要钱,没想到骗子就在这时候冒充我和家里人聊天,真是天衣无缝。”露露说。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小杨为了解新学校的情况,加了多个当地的中国留学生群。一天,他收到了一封由某留学生群成员发出的邮件,邮件用中文写成,抬头是“孩子”,以妈妈的口吻语重心长地激励他好好学习,文末附上了家庭活动的照片链接。“还好我没有点那个链接。我听说有人点进去后就被盗号、骗钱了。”说这句话时,电话那头的小杨还心有余悸。

  3 多种未知链接 留神“

  程莹(化名)在刚到加拿大留学时,被QQ留学群里的“假留学生”骗走了8000元人民币。为了尽快了解新学校,她开学前就加进了一个当地的中国留学生群。一天,她收到群内一名“留学生”发来的消息:“我朋友参加一个比赛,能不能帮忙投个票?”她想都没想就点开了。未曾料到,这一点击,她的QQ号就被盗了。骗子浏览了程莹的聊天记录后,以她要学法语为由,向她在国内的母亲索要8000元。程莹的母亲信以为真,如数汇去了钱款。事后虽然报警了,但她还是没能追回那8000元。

  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就读的博士生陈庆(化名)因骗子利用自己妈妈的“体检报告”,感到“很生气”。今年5月他收到一封标题为“体检表”的邮件。邮件内容为:“孩子,这是妈妈在国内做的体检报告,为了让你安心,我特地让医生做好了给你看。”文后还贴有一张模糊的体检报告。陈庆心里一惊:“我妈妈那几天确实身体不舒服,去体检了,没想到这么快收到体检报告。”他点开了“体检报告”,竟弹出一个窗口,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骗子!”陈庆一下子就识破了骗局。

  “我周围不少中国留学生遇到过网络诈骗,综合起来,骗子主要通过邮件、微信、QQ、留学论坛等途径发送链接来盗号,再联系亲友要求汇款。留学生随手一点链接就可能被盗号。”陈庆说。

  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留学生一般都在外租房,所以一些提供国外租房信息的论坛和网站就会被种植木马,浏览时,若电脑未装杀毒软件或防火墙不给力,便会被感染。此外,QQ留学生群也是网络病毒高发区,盗号者伪装成留学生进入,以“比赛投票”、“分享照片”等名义在群里发送“钓鱼网站”的链接,引诱留学生上钩。(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