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香扬正气 词韵润物华———“中华诗词之乡”江西靖安见闻

29.01.2015  12:58
    新华网江西频道1月29日电(记者陈春园 刘彬)全县每50个人就有一个能写诗;11个乡镇,乡乡有诗社,村村有诗人;28年来全县在海内外公开发表诗词7万多首……日前记者走进“中华诗词之乡”江西靖安县,感受浸透乡土的诗香词韵文化对当地政风、民风、学风产生的熏染和教化。

     用诗词颂唱家国梦想

    靖安县地处赣西北九岭山脉腹地,境内生态优良,是我国著名的“娃娃鱼之乡”,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内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更是高达10万个以上,“白云深处,靖安人家”成为当地响亮的旅游名片。

    靖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邹华介绍说,靖安自古就是文人墨客钟情之地,唐代诗人刘昚虚“乐靖安山水,俗美化淳”而隐居终老于此,曾巩游览双溪镇时写下“虽为千家县,正在清华间”的名句……山水怡养,先贤熏陶,靖安浓重的民间诗作之风正源于此。

    1987年,靖安正式成立了诗社,目前已有685名社员,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多达78人,为全国之最。县诗词学会会长刘道龙自豪地说,社员绝大部分是村叟百姓,“忙时挥锄栽稻菽,闲来命笔写诗篇”,2003年,靖安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全县诗友超过3000人。

    记者翻阅刘道龙捧出的一大堆诗作书刊,被一首首出自民间、饱含激情的古体诗词深深感染。“空谈误国民心散,实干兴邦气势雄”,抒的是百年复兴“中国梦”;“今日雄师戈在手,当机亮剑伏狂邻”,祝的是我党建军87周年;“脚有地川凭底气,民无住所莫高眠”,赞的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柳淳风吹紫竹,平湖碧水绕青山”,绘的是美丽乡村画卷……

    多年来,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对民间诗词文化的扶持和引导,县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诗社顾问,诗社每年的活动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县里各项工作和大型活动积极吸引诗社参与,诗人们的笔触也从单纯的写景抒情更多地向家国梦想和社会主流价值领域延伸。

     用诗词开展反腐倡廉

    “两袖清风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锦”,这是明代苏州知府况钟的诗句。况钟祖籍是靖安县高湖镇,“况青天”和“包青天”、“海青天”并称中国民间的“三大青天”,昆剧《十五贯》以歌颂况钟而妇孺皆知。如今,以反腐倡廉、勤政为民的主题“青天文化”成了靖安诗人们最热衷宣传的题材。

    “自古贪官伴色狼,人民愤恨入心房。而今盛世清廉洁,老虎苍蝇一扫光。”一首靖安诗人涂长祥创作的《打贪官》,在当地广为流传。

    在水口乡中伦村,记者遇到了村支书漆爱亮,1992年担任村支书来,带领全村900多人修路通电,规划建房,做了不少实事,让这一从山上搬迁的移民村换了面貌,村民彭鸿鹄送给他一幅诗作挂在了办公室“为官一任体民情,不饱私囊两袖清。”在水口乡,许多乡村干部的办公室都挂有这样的“赠品”。

    “腰围玉带民心系,头顶乌纱国事忠,倘使先贤能启后,九州何处不清风。”在靖安县,无论是政府楼院,还是街头巷尾,处处都不难发现这样公开张贴的反腐警示诗作,在全县干部群众中营造了良好的廉政氛围。2014年,靖安县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位居全省前列。

     用诗词引导社会风尚

    提倡良好道德风尚,反对丑陋社会行,是靖安诗词文化的又一创作主题。

    记者在中源乡采访时,当地诗人刘贤立老人拿出了一首《劝赌诗》。原来,他看到一些务工回乡的年轻人沉迷赌博,把打工赚来的钱输光,非常痛惜,便写诗警示年轻人“半刻英雄成贱民,一朝财富化烟尘。

    生活逐渐富裕后,一些乡镇封建迷信思想沉渣泛起,诗人们便批判“怀疑鬼怪来猖獗,制造谣言乱纪纲。奉劝世人行正道,勤劳致富理应当。”通过诗词创作宣传,孕育淳朴民风,已成靖安县社会综治和百姓教化的一大“法宝”, 并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县。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在靖安县第一小学的校园内,孩子们每天早晨都要在集中操场朗朗诵读古诗词,该校是全国50个诗词教育先进单位之一。

    校长付学英告诉记者,近10年来,学校坚持开展诗词经典“人人荐,日日诵”活动,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要背诵两首诗词,并每月评选“一级小诗童”、“二级小诗圣”、“三级小诗仙”,以诗词为主体开展国学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下,道德观念明显增强,精神状态积极提升,学校家长支持,学生乐学乐行。目前,靖安县已在多数中小学都开展了“诗词进校园”活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