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香港电影史记》:转身浪影没红尘

16.12.2013  12:23

  十分庆幸读了《香港电影史记》不几日,便趁着假期到了香港旅游。于我这个文艺小清新来说,这是一趟朝圣之旅——我特意前往文华东方酒店悼念十年前如伤蝶般堕落的张国荣;去环球贸易中心天际100的尖角玻璃窗,找寻《寒战》中郭富城和梁家辉留下的足印;还去了香港大学的MAIL BUILDING找寻《玻璃之城》里黎明和舒淇接吻的那个角落,以及黎明骑着单车载着舒淇的那个坡道。由此看来,香港成了一个电影之城,而我的这趟旅行,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影之旅。

  放下书,亲身来到过往只是在幕布或荧屏上呈现的城市,一段由胶片、映像、明星、沉浮拼接的历史的余温,如香水的尾调,也似书页的墨香一般,似有若无地,停留在指尖、心间,阴魂不散。

  在粉艳柔波的维多利亚港畔,不得不心有缭乱,香港人不仅善于“治港”,还善于把“爱港”的炽热情怀通过各种方式发扬光大。逡巡于维多利亚港的星光大道,看着一个个香港电影史上炙手可热的电影人(导演、演员、摄影等)的签名和手印,可见香港人一直以来是多么以他们为傲。就连我也难掩激动起来:他们的身影其实一个个都在这本《香港电影史记》里现身过,我不由得借着或深或浅的印象,兴奋地给身边的老妈一一介绍起来。其实,并无追星之癖的老妈也记得成龙、张柏芝、谢霆锋等明星,可见,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香港文化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成为全中国人的精神佐餐,反过来,香港电影和粤语歌一样,是香港这个“东方之珠”皇冠上最抢眼的宝石,是最能代表鲜明港岛特色的文化印记。

  我觉得没赶上好时候,身边的游客口音各异,随着人流而来的,还有其他文化的入侵和挤压,香港上个世纪90年代令人心醉的娱乐盛景,似乎不复存在。台湾的蓬勃兴起,加上大陆的后来居上,已使得香港娱乐业整体落后了,放眼香港歌坛,已无天王级人物,放眼香港影坛,更难找出几部让人记忆深刻的片子。尽管香港电影金像奖仍坚持一年一度的盛典,可动不动由大陆演员摘取影帝、影后之冠。

  我站在夜幕垂落,一片灯红酒绿的尖沙咀,让手机音乐播放器矫情地辅佐着罗大佑的那首《海上花》,眼前这个表面仍然光亮,内里已有些垂败的娱乐帝国,十足应和着我最爱的那几句歌词:“睡梦成真,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是这般奇情的你,粉碎我的梦想,仿佛像水面泡沫的短暂光亮”。觉得,此时的香港,尽管活力依旧,璀璨光亮,可从文化基因的后劲上来说,渐呈颓势,已是浮沫般的没落之城。

  《香港电影史记》终于让过去的光辉岁月渐渐地沉淀下来,既是“”,便只能葬在文字间,由得人们去记录和悼念。既借名“史记”,便也得承继司马公笔下文字和卷帙结构的遗风,“世家”勾勒出某个时代香港影坛的整体风貌,“列传”呈现的是由导演和演员共同组成的群像;“”附列的是极有时代特征的类型电影,以及衍生出的电影文化。《香港电影史记》“”下的是港人自娱自乐的文化精神,以及蓬勃向上的“香港梦”,既有荣光之乐,也有衰变之殇。无论曾有多么的精彩和嚣张,如今却只停留在纸面仅供翻阅和缅怀,真是叫人有些怅惜,惋叹。□潘飞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