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锋:公务自行车或许“看上去很美”

01.11.2013  13:08

  在南京鼓楼区,短途办公前先去借辆公务自行车,已经成了不少公务员的习惯。记者了解到,2008年,老鼓楼区就推出了20辆公务自行车。不久前,新鼓楼区又统一出资购置了100辆公务自行车。位于山西路的机关大院,平均每天有二三十人次来借车。(10月31日《现代快报》)

  公务员办事用自行车,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好事。且不说每年三公消费中最庞大支出就是公车消费,就说现在让人头疼不已的PM2.5,都会让公车排放“躺中枪”。这里面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此意见很大。

  某些地方也早已推出公务自行车。山东临沂市就有“3公里内公务员办事骑单车”,而湖北省省直机关事务局也曾购置的一批公务自行车上岗。当时都引得不少掌声,不过由于后续报道有限,目前这些公务自行车是否还继续发光发热,我们还真不得而知。

  所以说南京鼓楼这次推出公务自行车,也谈不上首创,但鼓励示范意义明显。有些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自行车在这个时候可是能发挥大作用。况且零污染、强身健体,以及费用低廉,可谓相当接地气的出行工具。

  虽然好处明显,但笔者认为公务自行车可能会囿于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先撇去汽车和单车的享受差距,就说这出行理念,就很能说明问题。公务员大都收入可观,有车族不在少数,某些单位还会发燃油补助,这加大了该人群使用汽车比例。如果要出去办公,就算不用公家的车辆,我用自己的小车出去总可以吧?

  就算没有私家车的公务员也有自己的小九九。政府机关旁边绝大多数都是有公交站,这些都是配套设施。所以公务员出门办事坐公交很方便。稍微远点的地方,还是可以考虑打的,只要拿上发票就可以报销。虽然鼓励坐自行车,但是路费报销的老传统也是同时存在。我想人都是好逸恶劳的,而出行方式的选择则更是如此。

  公务自行车的存在是件好事,但可千万别想它就能大行其道,从而缓解公车消费给公众带来的焦虑。之前就有人大代表唐祖宣提议要求公务员骑自行车上下班做榜样,但由于“看上去很美”而没有落实。这种公务自行车针对的群体大都是基层办事的公务员,而那些真正享受公车的领导干部并没有被划进去。从某个角度说,既得利益群体的福利并没有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