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 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动力支持
原标题:“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 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动力支持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林跃然:
“十三五”期间资本市场
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动力支持
■本报记者 孙 华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既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大计,也关乎千千万万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9月份前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不同场合有9次谈到资本市场的发展,显示出中央对资本市场的高度重视,相信在“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内,中国资本市场必将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支持,并由此带动资本市场长足发展。”经济日报社副社长林跃然昨日在出席第十一届中国证券市场年会时指出。
一段时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这是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增长率首次破7,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增速是否进一步减缓的焦虑。对此,林跃然给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既要看总量也要看质量。6.9%的增速从数字上看是下降的,但这是在十万亿美元经济基础之上所取得的增长,增量规模今非昔比。观察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不仅要看增长的数量指标,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更应该关注质量和效益的指标,关注后续的经济发展动力。
其次,既要看速度也要看结构,与增速相比,经济增长背后的结构和内涵是经济发展质量更重要的指标。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呈现出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其中两个数据特别值得关注,一个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GDP的比重达到51.4%,这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首次突破50%,表明服务业为主体的结构正在形成和稳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58.4%,比上年同比增长了9.3个百分点,消费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和可靠。这充分反映了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的同时,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新动力正在孕育,积极因素不断积累,我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基础更加扎实。
再次,既要看难点更要看亮点。虽然目前困难不少,但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诸多亮点,一个是就业,前三季度城镇新就业人数达1066万人,已经完成了全年的目标任务;二是收入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达7.7%,快于GDP增速;三是结构优化,服务业和消费的作用逐步凸显。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不断涌现,信息消费、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蓬勃发展。
最后,既要看压力还要看潜力。作为拥有十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 经济将处于压力和动力的博弈之中。过去,主要得益于进出口产业和重工业快速扩张积累了巨大产能,如今,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不仅面临去库存的现实压力,还正在经历产能阵痛。尽管如此,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也就有了可能。
总之,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必须坚持亮点观,既要看到问题很大、“压力山大”的一面,又要看到稳中向好、前景光明的一面,既胸怀忧患意识,又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相信中国经济将会步入更加稳健更有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