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客家文化行
作为客家摇篮,江西赣州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客家建筑文化、采茶戏、客家山歌,以及赣州风水文化、民风、民俗、民谚、饮食等方面都有鲜明特色。赣州客家民居与福建闽西、广东粤东的客家民居具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个性。
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在赣州龙南、安远、信丰等县的围屋有一千余座,其数量之多,功能之全,建筑之特,类型之广,极为罕见;至今仍保留完好的3600多米长的宋城墙和众多的宋代古迹;城乡保存完好的众多姓氏家谱、族谱,为研究客家文化提供了宝贵的佐证;上犹九狮拜象、兴国山歌等一百余种民间艺术;备受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赣州客家采茶戏;独具一格的美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
赣州客家方言,被学术界称为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赣南客家话跟闽西和粤东客家话相比,同中有异且保留中原古韵成份较多,凸显客家本土方言文化个性。
赣州颇具特色的围屋,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三县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全境,有总数一千余座的方形围屋,与闽西的圆形土楼、粤东的围龙屋别具不同风格。
街区古迹成文化遗产
赣南采茶戏诞生在安远县的九龙山,这是安远的一座名山,盛产九龙茶,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赣州风水文化在国内外影响甚广,自古江南交口称誉的三大术数列为首位的就是赣州堪舆术。客家人崇信风水,每逢婚丧喜庆,盖房子、打灶、挖井、选坟地乃至于修桥筑路等,都要请风水先生勘地利、看风水、择吉时。这种风俗自古至今长盛不衰。
赣州客家民俗文化,更是以其古朴和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为世人所瞩目。春节有龙灯、蛇灯、鲤鱼灯、马灯、狮灯等各种灯彩的表演;端午节有龙舟竞赛;中秋节有“请月光姑姐”;还有一些其它客家地区所不见的大型民俗表演等活动,如上犹“九狮拜象”、宁都竹篙火龙节、于都唢呐等等。
赣州客家饮食文化内涵深刻,乡土味浓,有些菜肴和食品已饮誉海内外。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家常菜,二是宴席菜。特点是麻麻达达、糊糊借借、咸咸辣辣。
原赣州府街与郁孤台及其周边古迹,成就赣州文化遗产。东晋至清康熙二十九年,郁孤台下的街区为府衙所在地,府衙文化是那个时段的核心;清康熙二十九年至清光绪三十二年,府衙演变为督学试院,书院文化又是此时段的核心;清光绪三十二年废除科举考试之后,当地开始有民居陆续兴建,民俗文化是该时段的核心。从整个历史沿革来看,街区作为府衙经历了一千多年,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街区古迹,是一部“看得见的历史”,在众多的历史遗存中,展示着赣州宽广而深厚的文化积淀,承载着城市的史脉与传承。
打造知名的文化街区
陪同我们采访的赣州市客联会赖会长介绍说,为打造全国知名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城市崭新名片,赣州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对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和许多文物建筑,进行保护性复兴、传承、延展和一体化提升。目前已形成街区与城墙相结合、观览古城风貌与章江景观的休闲观光区、府衙文化与郁孤台文化展示区、传统文化商业区、创意文化展示区、八境公园景区等成为文化功能结构区域。
其中,,府衙文化展示区按宋代格局恢复,与广场公共空间结合重现历史风貌,府衙东北角恢复爱莲书院、爱莲堂,结合赣州的书院文化,对苏轼、辛弃疾、王明阳、文天祥等历史名人著作,给予充足的展示空间。
郁孤台文化展示区与宋代城墙怀古游览相结合,保护田螺岭、花园塘等街巷走势和尺度,结合一些文化创意活动,形成品位高雅、景观独特的文化展示区;传统文化商业区,整合白马庙、九华阁等传统风貌街巷,传承传统商业模式,恢复部分有价值的老字号,以传统酒店、餐饮、手工艺品、土特产类商业为主,再现昔日商业餐饮发达且民俗气息浓郁的历史景象;创意文化展示区紧邻八境路,位于百家岭、上下竹丝巷地段,引入古玩字画业态,打造文化创意商业区;八境公园景区,结合古城墙、章贡两江滨水空间一起进行整体打造,保留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的优美。
赖会长感慨地说,赣州千年风物经精心打造后,显得古朴、庄重、明净、亮丽而又颇具时代特色,是灿烂赣州客家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徐少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