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父母近在咫尺 网络视频搭起留守儿童“亲情桥梁”

01.06.2015  12:49

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的亲情视频教室内,留守儿童通过网络视频和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

人民网南昌5月31日电 (时雨)“妈妈,我在学校和家里挺好的,你和爸爸都放心哈……”31日,南昌县三江镇竹山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涂宁和弟弟涂启木梁正在学校的亲情视频教室里和远在广东的妈妈通过网络对话。该校200多名学生中,有一半是留守儿童,而学校的亲情视频教室成为留守儿童和远方父母的“亲情桥梁”。

三江镇竹山小学是地处南昌县偏远乡村的村级完小,在学校的亲情视频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留守儿童暑假来校亲情通话视频安排表”。学校熊校长介绍,除了平常会利用网络让学生和在远方打工的家长视频外,暑假期间,学校也专门排了这张表,并安排了专门的负责老师来校让学生和家长视频通话。“孩子的教育状况和健康成长时刻牵动着远在异乡的父母的心,家长非常期望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熊校长说,视频通话时,老师也会及时和家长沟通孩子在校情况,让远在异乡的父母安心工作。

关爱留守儿童,南昌市一直在行动。据了解,该市各县区已经制定了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政策。如南昌县政府出台了《南昌县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办法》,湾里区委下发了《关于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等。

除了出台相应文件,南昌市各县区在留守儿童的投入上也是“实实在在”:南昌县在2013年拨付200万元建设40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阵地”,2014年新增40个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并对这80个示范点分别增加1万元运转管理费用;新建县从“妇女一元钱”经费中出资,在全县各乡镇的19个村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示范点,并为留守儿童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技能训练,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进贤县在留守儿童最为集中的三里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开展“四点半课堂”活动,并在全县21个乡镇全面推广“四点半课堂”,探索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新模式。

此外,为解决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南昌市还出台《南昌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暂行办法》,严格执行就近免试入学原则,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就近入学,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实行零拒绝。以春蕾助学活动形式向留守儿童集中地县区贫困孩子提供助学资金,截止到目前,共发放资助金近600万元,资助留守儿童等困难家庭儿童近2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