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孩子向语言冷暴力说NO

14.01.2014  12:39

  近几年一直是生育高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亲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随着《爸爸去哪儿》的热映,亲子教育更加受到关注。年轻的父母也意识到,除了送孩子进早教班,这种父母与孩子间的言传身教也显得尤为重要。但实际上,亲子间也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误区。大人们尤其是亲人间看似亲密的一些言行,却是对孩子产生不良效果的语言冷暴力。

   案例1

  大人聚会拿孩子开玩笑

  几年前,台湾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热映,其中有一期是像女孩的男孩。主持人会问小朋友“你是男生还是女生?”孩子若回答“男生”,他会紧接着追问“你是女生还是男生?”孩子则会无意识的回答“女生”,引得观众一阵捧腹。

  近日,一篇网络文章也提到了这个内容,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各种逗孩子的情况。他认为,家长在逗孩子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这种“”其实是一种戏弄。他们把孩子逗得出错,或者惊慌,害怕甚至哭泣,大人们便笑了,逗孩子的人没有恶意,但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这会让他们感到愤怒、惊恐、不安、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

  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几乎是中国城市乡村的家庭式聚会中最常见的打趣孩子的情形。

  一群亲友在餐馆吃饭,首先是孩子的爸爸指着与自己同龄的朋友,笑着对只有四五岁的男孩说:“儿子,叫哥哥!

  这名朋友则笑着对孩子说:“不能叫哥哥,叫伯伯!”孩子爸爸继续逗孩子:“叫哥哥!”在这一声声“叫哥哥”、“叫伯伯”中,孩子茫然得不知所措。

  随后,爸爸的朋友掏出一个红包在孩子眼前晃了晃说:“叫声伯伯,这个红包便给你。”孩子不知道到底该叫眼前这个男人“伯伯”还是“哥哥”,犹疑着不吭声,也不伸手接红包。父亲的朋友则说:“不叫伯伯啊,那这个红包不给你了。”一旁的阿姨则走到男孩身边,蹲下来问道:“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猜你是女孩。”见孩子不理,阿姨继续逗:“你不说啊,那你就是女孩啦!

  最终,孩子“”的一声被吓哭了,一桌子大人终于心满意足地全笑了。

   >>专家点评

  拿性别打趣易使孩子自我怀疑

  石景山实验幼儿园园长张艳君说,家长或者朋友反复询问孩子的性别,并看孩子的反应,大人觉得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实际上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取笑和逗弄。特别是3到6岁的儿童,如果已经有了性别意识后,再这样询问他们,孩子会对自己的性别产生怀疑,有的孩子则会想:“你为什么要这么问,是不是我做错什么了?”她认为这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尽量不要用这种方式逗弄孩子。

   案例2

  不停逗弄孩子间比较

  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很多家庭决定要两个孩子的不在少数。张女士说,家里是双独,所以在女儿4岁的时候,她生了家中的老二,家里的注意力也全部转到了小宝宝身上。

  “邻居们有时候会逗孩子,‘你妈妈会更爱小弟弟,不管你了怎么办?’”张女士说,每逢有邻居这样问,女儿就会眼巴巴地看着自己,表情非常可怜。她说,虽然知道邻居们只是逗孩子,没有恶意,但是听了还是不舒服,她更能理解女儿可怜的心情。

  所以,在坐月子的时候,尽管不能抱孩子,公公婆婆还不允许女儿到屋里来打扰妈妈,她还是坚持把门打开,每天吃饭的时候坚持让女儿和自己一起吃。“这样孩子心里会好受些”。张女士说,不然真的觉得会对大女儿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她说,有时候别人说多了,女儿心里终归是会难过的。

  张女士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真实的伤害已经对她的女儿甜甜曾经产生了心理阴影。在弟弟的满月酒上,一位姨妈对甜甜说:“你妈妈有了弟弟,今后只爱你弟弟,不爱你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最恐惧的事情莫过于失去妈妈的爱了。一句“你妈妈只爱弟弟,不爱你了”对于孩子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在此后的几个月内,这个疑问一直让甜甜纠结、恐惧和不安。似乎是恨这个小小的婴儿夺走了妈妈的爱,甜甜经常趁着大人不注意的时候打弟弟,到后来甚至发展到当着大人面就会无缘无故地打弟弟、掐弟弟。

   >>专家点评

  过分强调会造成恐慌心理

  张艳君说,随着二胎政策的逐渐放开,的确已经有不少家庭拥有两个孩子,这也需要家长格外关注第一个孩子的情绪。如果有家人或者朋友对孩子说“你父母将来会不疼你了”这样的话,会对孩子更多造成的是恐慌而不仅仅是伤害。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是父母对他们的爱。所以,一旦有人跟孩子说这样的话,孩子的反应就是“父母是不是真的不爱我了?”在这种时候,家长应该直接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依然像之前一样爱你”,最好再亲亲孩子,抱抱孩子,缓解孩子内心的恐慌。

  她同时表示,还有部分占有欲很强的孩子会有嫉妒心理,认为弟弟或妹妹的到来分享了父母的爱。他们会出现打弟弟妹妹的情况,这其实是一种报复行为。但是,一旦过了这个年龄段,会有一个心理成熟期,他们也会产生愧疚心理,慢慢接受弟弟妹妹。

   案例3

  拿糖果引逗孩子

  余先生前几天带儿子乐乐去参加大学同学聚会,多年不见,氛围很好,大家互相以上学期间的绰号打趣。余先生的同寝室兄弟见乐乐性格有些内向,就大声问他:“除了妈妈以外,爸爸有没有亲过其他阿姨?”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余先生觉得有些不妥,但寝室众人关系很好,他也觉得不便制止。

  过了会儿,另一个同学把乐乐叫到跟前,拿出准备好的进口巧克力当作礼物,并对乐乐说:“你爸爸上学的时候,我们都叫他大狗,那你就是小狗了。来给叔叔阿姨们表演下小狗是怎么叫的,叫得好叔叔就把巧克力给你吃。”于是,爱吃甜食的乐乐不仅学小狗叫,还在叔叔们的怂恿下趴在地上学小狗爬。

  余先生感觉非常尴尬,但见同学们兴致都很高,而且并无恶意,才忍住了没对室友和儿子发火。

   >>专家点评

  用物质逗弄易误导孩子

  张艳君说,给孩子吃糖果,让孩子去做事情,这在很多家长看来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危害,但是,这会误导孩子,让孩子认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想要的东西。有的孩子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取悦大人。甚至有的孩子认为,大人提了这个要求,如果不去完成,会是没礼貌的,这实际上是取笑逗弄孩子的行为,会让幼儿产生心理冲突,对原有的观念产生质疑,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

  张艳君认为,一般开这种玩笑的人都是比较熟悉和关系要好的朋友,但是如果再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告诉朋友:不要逗弄我的孩子。

   案例4

  父母决定强制孩子接受

  三岁的珍珍特别喜欢一个叫“珍妮”的洋娃娃,无论走到哪儿都要随身携带。这天父母带着珍珍去亲戚家做客,和珍珍同龄的瑶瑶也很喜欢“珍妮”,试图从珍珍手中抢夺,结果平日文静的珍珍死活不撒手,两个孩子扭打在了一起。

  珍珍爸爸赶忙把俩孩子拉开,严肃地要求珍珍把洋娃娃给同伴玩一会儿:“一直教你要学会分享,怎么可以这么自私?”说罢强行从珍珍手里抢下“珍妮”塞给其他小朋友,其他亲友也在一旁帮腔:“哎呀,珍珍那么多的玩具,给一个让姐姐玩一会儿吧。

  珍珍哭得很伤心,而且一直赌气,再也不愿碰自己最心爱的玩具“珍妮”了。

   >>专家点评

  单纯灌输效果不一定好

  对于很多家长不停给孩子灌输“父母决定是对的”这样的想法,张艳君说,这些行为,往往是家长出于自己的爱心,在生活中灌输给孩子的,其初衷是好的,希望孩子少走弯路,但是,这在孩子身上所产生的效果有时候与初衷是相违背的。家长更多的是注重灌输、说教,而少了言传身教。有的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却要求孩子,孩子会认为:你都没有做到,为什么要要求我,孩子没有看到正确的行为。

  对于3到6岁的孩子,更适合在情境中学习。即便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和对自己的要求一致,但是如果言语过多,不如直接教给孩子应该怎么去做。她举例说,孩子刚刚学会穿鞋时,经常把左右脚穿反。如果家长只是一味地说穿反了,不如直接把孩子的鞋脱下来,把两只鞋换一下,更会让孩子记得住。对于低龄段的孩子,他们不是故意调皮捣蛋,而是必须给孩子一个学习的过程。

   ■专家建议

  家长应在评价上多正面引导

  石景山实验幼儿园园长张艳君表示,在幼儿园的孩子中,她也接触了很多家长的亲子行为。她认为,现在的家长有些过于注重智力教育而轻视了孩子的游戏。她不赞成家长把孩子培养成超级幼儿,很多情况下,一些大人看起来无聊的游戏,对孩子来说,也乐趣无穷,能从中获得很多收获。

  另外,她认为,家长在对孩子的评价上也应该多有改观。因为父母对孩子的评价,能够反映出自己的价值观,对孩子以后的成长会产生作用。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对孩子要正面引导,注意在生活中表扬孩子。诸如“你真棒”“你做得真好”“你真聪明”等,但有时候这种表扬说多了,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家长正确的做法是要告诉孩子哪里棒,在这个过程中努力了,并且采取了哪种方式。如果仅仅是把孩子的成功归结为先天条件——聪明,则是不明智的。如果给孩子提供难度更大的任务,孩子无法完成时,这种挫败感将会非常大,孩子的反应会是“我不聪明了”“我不干了”。相反,经常被家长鼓励多努力的孩子,则会表现出“我再努力一下”“我再试试别的方法”等。

  此外,张艳君还认为,在家长教育孩子的诸多误区中,家长的心态对孩子的影响也格外大。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停留在“我教会孩子什么,我做了什么,我对孩子说了什么”等环节,注重教授知识,但却忽视了对孩子心态的培养。有的家长一味要求孩子拿第一,这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此外,还有的家长在说话时,喜欢用双重否定句,这也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所以,在亲子教育上,不如直白一些,轻松一些,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链接

  成人春节“逗娃”小贴士

  马上就要春节了,亲友之间的聚会少不了,成年人应该从3个方面注意:

  第一,成年人不要为了显示亲热随便“”孩子。孩子还不能像成年人那样判断事物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一个小玩笑对成年人肯定不算什么,对一些孩子来说也无所谓,可是对那些敏感性比较强的孩子就有可能造成深深的伤害。试着回忆一下,可以发现很多人的记忆里还深刻地保留着一些童年时不愉快的事件。

  在不了解孩子性格特征的时候,哪些玩笑尽量少开呢?比如,不要随便拿孩子自己的东西,不要向孩子索要东西来试探孩子是否“大方”,尤其是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要嘲笑孩子的身体特征,例如头比较大,发型比较特殊,缺了几颗牙齿;不要用威胁来要求孩子亲近,“叫阿姨,叫啊,不然我就拿走你的小车”“来,找叔叔来,不来,叔叔抓你了”然后做出一脸凶恶状;不要故意戏弄,让孩子“出洋相”,再“看笑话”,尤其是人多的场合……

  第二,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传,例如“不能随便要别人东西”,大家都会这样告诉孩子;可是成人“”孩子,要他的玩具车,而自己不给还被爸爸批评“小气”,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了,或者发现:成年人就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孩子的行为是学习来的,所以有孩子在场时,成年人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第三,父母要会保护孩子。中国人讲究面子,即使心里觉得朋友“”孩子的做法有些不妥,也不好意思阻止,那牺牲的就是孩子的心灵。父母应当温和制止“”孩子的亲友,实在不好意思不妨岔开他们的注意力,或者找个理由将孩子抱开。(郭莹)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