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首支特种部队:配合苏军仅七天击败关东军

28.09.2015  11:05

图为《佳木斯市志》主编富宏博在研究查找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在佳木斯地区活动的历史依据。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潘跃,原题:黑土地上的抗战奇兵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岁月的流逝却无法淡化人们的记忆。近日,记者来到黑龙江佳木斯,寻找70多年前在这里发生的抗战故事。在东北三江平原活跃着一支抗战奇兵,穿梭在中国东北和苏联远东之间,架起中苏反法西斯战争的桥梁,以血的代价提供精准情报,配合苏军仅用7天时间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打败了日本关东军,解放了全东北。

  历史翻回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魔爪伸向三江平原。三江地区成了东北抗日联军的发源地和主战场。从1936年4月起,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毒辣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企图通过归屯并户、建立“集团部落”、无人区等方式,隔断抗联与当地群众的联系,以达到让抗联失去唯一的给养源而自消自灭的目的。战斗、饥饿、寒冷……抗联部队人数锐减,到1940年只剩下不到1000人。为保存抗日火种,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主力先后撤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由此引出一段鲜为人知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中国第一支特种部队配合苏军解放大东北的故事。

  (一)

  “1940年以后,根据与苏联方面达成的共识,东北抗日联军在三江、吉东、南满的部队先后撤入苏联境内进行整训。”《佳木斯市志》主编富宏博告诉记者。

  富宏博介绍,苏军在哈巴罗夫斯克和乌苏里斯克(双城子)开辟了两个驻屯所,专门接纳过境的抗联部队。苏军提供的面包、土豆、牛肉等食品,让饥寒交迫的抗联战士很快恢复了体力,开始进行射击、刺杀、单兵作战等军事训练。

  身在苏联的抗联将士心里放不下那片被日寇铁蹄践踏的黑土地,不断派出小分队返回东北进行战斗。

  富宏博打开相关资料,指着用红笔画的标记说,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闪电进攻。日本法西斯也加紧了对苏作战的准备,关东军将总兵力由原来的40万猛增至70万。苏军不得不考虑准备两线作战,而侦察日军部署、动向,就成为远东苏军的当务之急,当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要求派小部队返回东北时,苏军表示赞同,并要求抗联担负起对日军侦察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