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酒桌上的中国式沟通:一种私下里交易的手段

10.04.2015  13:32

  中央八项规定中要求,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1个月后,商务部公布的消息称,近期茅台、五粮液等高档白酒的销售量比以往明显下降,比如53度的飞天茅台和52度五粮液的标价,已经比最高价的时候下降了30%左右。社会节约风气形成,酒类消费就减少,酒与节约之间的关系再次彰显。

  从历史上来看,对于酒,中国人有着深刻的爱恨情仇。它是社会交往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副作用。为了节约粮食、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多个朝代采取了形式多样的“禁酒令”。

  禁酒

  明朝 节约粮食禁酒朱元璋手刃触犯者

  酿酒所用的原料为粮食,在我国历史上,为了节约粮食进行“禁酒”的事件层出不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禁酒令的成文法产生在周朝。周公和陈王在平定叛乱后发布了《酒诰》,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只有祭祀的时候才可以饮酒。第二,饮酒时需要用道德约束自己不要喝醉。第三,要减少酿酒,爱护粮食。最后,《酒诰》还对商朝遗老和百姓做了告诫,让他们爱护粮食不要饮酒,对于随便聚众饮酒者,一旦抓到就要杀掉。从《酒诰》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个禁酒令的立法目的有两个:一是防止误国,二是保护粮食。此后,多个朝代因节约粮食而禁酒。

  东汉末年,曹操决心统一中国,当时军阀连年混战,为保证军队的粮饷,曹操制定了《酒禁》不准酿酒饮酒。同样,三国时蜀国的刘备为增强军队的战斗力,严加禁酒,凡是酿酒的全部处死。十六国时后赵皇帝石勒认为,国家刚成立,人民的财富储存还不多,于是禁止酿酒。实行几年后,后赵没有了酿酒者。

  明太祖朱元璋在定都金陵时便制定了禁酒令,以减少米麦的浪费。丙午年(1377年),又下令农民不准种糯稻,以阻塞造酒之源。朱元璋的禁酒措施可谓更坚决更彻底,是从根本上禁止酒的酿造。

  朱元璋执行禁酒令也非常严苛,大将胡大海之子因触犯了禁酒令,朱元璋不顾胡大海正领大军出征在外,亲自手刃犯人。自此以后,无人敢再犯。

  据酿酒专家介绍,酿酒只消耗了粮食所含的淀粉,一般三斤粮食酿一斤酒。在粮食供应不足时期,人们普遍认为酿酒浪费了粮食。

  元朝 官员喝酒滋事要笞打记过

  在中国古代,也有很多朝代对于官员饮酒做了详细规定。比如,辽开泰九年,圣宗下令各职官应督促农民耕耘种植,而不得擅自酿酒,不过问农事。而在金代限制得更严,海陵王正隆五年规定,官员在工作时间饮酒的,处以死刑。

  元朝也有对于官员喝酒的规定。元朝规定,军官因酗酒而打伤别的官员的,笞打37下并记过;下级官员因酗酒而骂长官的笞打47下,解除职务并记过。

  根据记载,明朝还有对官吏酗酒进行惩罚的具体案例,在明宣宗宣德三年,御史严皑、方鼎、何杰等沉湎于酒,长期不过问政事,最后受到惩罚。

  酒文化

  早期 酒承载社会交往功能

  中国酿酒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它最早是祭祀用品,从一开始就承载了社会礼仪的功能。“有略其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这是《诗经·周颂·载芟》中的诗句,描写了农事田乐风俗生活,以及酿酒祭祖、敬老举行祭祀的场景。

  除了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的社会交往以外,民间交往也离不开酒。如除夕夜饮“年酒”,端午节饮“菖蒲酒”,重阳节饮“吉祥酒”。订婚、结婚要饮喜酒,孩子满月要饮月子酒,建房要饮上梁酒,搬家要饮乔迁酒,孩子考学、当兵要欢聚饮酒,老人过大寿要饮庆寿酒,农户庄稼收获卖完后要饮庆丰酒等等,待酒席散尽之时,往往是扶着醉人归。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向法晚记者证实,最早酒是用作祭祀和养老的。“那时候,儿女给老人养老,老人可以喝得醉醺醺的,喝酒是老人的一种特权。”后来酒文化逐步走向民间,成为民间节日酒席的一部分,这在夏学銮看来也非常正常。“从我国古代禁酒的历史可以看出,喝酒事实上已经逐渐发展为民间习俗,它是民间交往的一部分,它有丰富的文化土壤,这也是酒屡禁不止的原因。”夏学銮说。

  当下

  酒异化成一种交易手段

  古代中国已经出现了酗酒闹事和误事的情况。北魏太安年间粮食丰收,家家储粮很多。粮多,酿的酒必定不少。不幸的是许多官吏和平民因酗酒滋事而打官司。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酿造酒耗费粮食及酿制工艺的限制,没有高纯度的酒,要醉就必须加大饮酒量,酒的价格也昂贵,所以“买醉”一直是奢侈的行为,穷人是很难一醉的。即使到了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酒类都还是稀缺资源,需要凭票证限量供应。随着社会发展,当社会中大部分人都有钱买醉的情况下,酒文化逐渐被异化。

  酒文化异化一方面的表现是“强制劝酒”,凤凰卫视主持人窦文涛形容这种“劝酒”简直就是侵犯人权,他曾在饭桌上遭遇对方强制喝酒,不喝酒就是看不起人。另一方面表现在官场上,官场酒文化出现严重异化,想提拔的人不得不违心地喝更多的酒,会喝酒的人获得提升的机会大。据媒体报道,一个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到县委宣传部新闻科的人,在一年的时间里喝了上百场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