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奖开始兼容并包 赵薇失影后不意外
多年间,金马奖和金像奖被视作华语电影奖项的标杆,但是随着内地市场容量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化,这种“吸食”能力可谓是金鸡奖的机遇。
放眼合拍片十年,香港电影已经被内地吞食、吸收,成为大华语电影的产业支柱。香港导演克服了水土不服,开始了由他们主导创作、使用内地投资、开掘内地市场的良性循环,而这一次,他们甚至攻克了多数时间由内地主旋律影片把控的,代表内地官方审美标准的金鸡奖。
这样的趋势,应该属于多方努力的结果,内地评审观念在逐渐放开,对待商业化和多元题材方面愈加宽容;与此同时,香港导演依靠自己的精明、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极强的适应性,开始与内地主流意识以及审美趣味的良性接轨;除此之外,新导演在类型片创作上的努力,也反射出当今比较自由的创作环境之下,往往会有奇迹诞生,十亿票房的《大圣归来》就是典型案例。
在国产片年票房趋近400亿的关口,原先自闭的金鸡奖必须放宽自己的视野,当我们将香港电影和部分台湾资源吸收进来,并且开始了面向好莱坞和欧洲的一种资源整合的时候,这种“扩充门面”的行动就非常必要。
因此《狼图腾》拿到最佳影片,符合这种扩张和与时俱进的逻辑。它改编自姜戎的小说,在国内取景,使用自己的演员,并聘请国际大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早已经赚足眼球。本片不但代表中国“冲奥”,在国内票房数据也很客观,推出来就极有面子。《狼图腾》属于一种“文化雇佣生产”,它虽然不是使用华语作者,但是主旋律色彩浓厚,富于人文气质的主题也令其在这个泛商业的年代颇受评委们的欢心。
香港导演的位置和欧洲大导演不同,他们更多依靠自己的弹性生存在内地商业环境里,他们大多依附国内民营公司,有一定的创作自主权,但必须以市场盈利为根本,以徐克为例,他和博纳强强联手,占着华语电影优质的资源,但却选择了一部红色电影——甚至改编自“文革”期间样板戏,这种嗅觉格外让人感慨。陈可辛的精明之处在于其转变如此彻底,乃至于人们惊讶他的电影和传统内地电影的气质别无二致,但在煽情技巧上更胜一筹。《智取威虎山》和《亲爱的》握有提名众多,最终拿下4个奖项,均无可置疑。
金鸡奖近年着力改善的一个标志,就是他们更注重在舆论界的真实口碑,而不再限于过往的道德标准。陈建斌[微博]的《一个勺子》既有原著的精华,又有作者化的想象力;徐昂的《十二公民》虽然是翻拍片,但放在当下华语片的语境之内,可视作是对小成本独立经营的鼓励。
虽然极少观众看过《诺日吉玛》,但从整个获奖名单来看,它并不像是传统分猪肉的行径,75岁的巴德玛之前在德黑兰影展就拿到了最佳女主角,相信这次获“金鸡奖最佳女主角”也是实至名归。之前被寄予厚望的赵薇[微博]和汤唯失之交臂,实际上并不意外,真实原因是她们名头很响,但实力有限。
一般而言,电影节的影响力通过影片质量、红毯明星和评奖的公信力来奠基,我们也看得出金鸡奖在吸引明星方面的各种努力。多年间,金马奖和金像奖被视作华语电影奖项的标杆,但是随着内地市场容量和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化,这种“吸食”能力可谓是金鸡奖的机遇,虽然它目前还没有完全祛除其各种弊病,也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