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山挖出“春秋时期青铜器”?疑为清代铜香炉(图)
铅山惊现“春秋时期青铜器” 疑是清代铜香炉年份待定
铅山惊现“春秋时期青铜器” 疑是清代铜香炉年份待定
铅山惊现“春秋时期青铜器” 疑是清代铜香炉年份待定
铅山惊现“春秋时期青铜器” 疑是清代铜香炉年份待定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吴梦玲报道:近日,有网友向本网爆料,在上饶市铅山县村民在小葛仙山扩建翻修时挖出了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青铜附耳鬲”,村民挖出后纷纷说是“仙人送来的宝贝”。随后记者向铅山县博物馆求证,回应称该地的确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但年份未定,疑是清代铜香炉,近期将组织专家进行实地鉴定。
8月6日,铅山县紫溪乡汪源村和排山村两村的村民们对铅山县小葛仙山上的葛仙殿进行维修扩建。在场工作人员郑大通介绍,当时村民正在葛仙殿左侧清理土方进行回填的时候,一个小孩眼尖发现泥土中有件大家伙,村民闻声便齐力挖出这只青铜附耳鬲。当日农历七月初六,正值葛仙翁的生日。起初,在场村民不知何物,都说是个“仙人送来的宝贝”。当晚,有人意识到该古物或许价值不菲,便上互联网查阅有关资料和知识,方知是青铜附耳鬲。
随后记者向铅山县博物馆馆长钟文良求证此事,钟文良向记者解释称,当地的确出土了一件青铜器,但经江西省博物馆专家初步鉴定为清朝铜香炉。为求谨慎,铅山县博物馆将于近日组织数名专家前往做实地鉴定。钟文良说:“不论是春秋青铜器还是清朝铜香炉都是属于国家文物,最后都将收至博物馆收藏。”
据了解,鬲(lì),是象形字,象饮食器具形。鬲作为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有口有耳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青铜附耳鬲是商代至春秋时期最流行的煮饭用炊器。
目前,该青铜器仍摆放在铅山县葛仙殿中,做出最终鉴定后将收至铅山县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