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闲语:“以陈顶新”权力监管不能“发潮”
针对日前曝出的部分粮库“陈粮顶新粮,套取国家补贴”问题,吉林省相关部门已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白依拉嘎粮食收储库、那金粮食储备库两家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进行全面核查。经过持续的调查取证,“以陈顶新”的神秘买家身份已经查明,确认为白依拉嘎粮库领导亲属。(4月22日红网)
粮安天下,库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问题是根本问题,虽然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十一连增”,但党和国家领导人却反复敲响警钟,依然牢牢把粮食问题牢牢抓在手中。从这个意义而言,部分粮库出现“以陈顶新”不是一个小问题。但在各级领导如此重视的情况下,为啥还会出现自挖墙角行为?显然值得监管部门深思。
就事论事,白依拉嘎粮库出现“以陈顶新”原因之一,在于权力荫亲。据调查中核实,原来被曝光的这个“神秘买家”与粮站主任是兄弟关系。有了这层关系,“陈粮顶新粮,套取国家补贴”就成了某些人的囊中之物。一方面有自己亲戚找货源,一方面有粮站领导开绿灯,一唱一和之间,既完成了收购任务,又套取了补贴,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客观而言,部分国有粮库出现“以陈顶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权力荫亲只是其中之一。实事上在套取国家补贴方面,关键的问题在于制度监管不到位。不管“神秘买家”是否属于粮站领导的亲戚,如此大规模的陈粮为啥会公然进入国有粮仓?难道领导一人就能一手遮天?并且这还涉及到具体的相关繁琐手续,如果其中一个环节能够有人抵制,或者说能够按照制度规定执行,何来的“以陈顶新”?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们不能过于纠结所谓的亲属关系。制度不长牙,谁都可以捞一把。这样的制度监管下,漏洞百出也在情理之中。
进而论之,正因为粮食生产出现“十一连增”,正因为中央领导再三反复强调,反而在某些干部心里有了一种惰性意识,有了一种麻痹心态。对于某些细节问题和关键问题就放松了尺度,自以为差不多就行,结果松懈了制度监管。
从调查组人员透露的信息看,其中的问题“触目惊心”,虽然目前还不便透露,但其中权力监管存在的问题显然不容小觑。究竟还有多少粮库存在这种“以陈顶新”等“四害”问题,显然需要从更深层面进行整顿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