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采取有效措施整治违建
将违法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
近日,青云谱区300余人的拆违联合行动组对青云谱镇万溪村张王、陈熊等自然村7处违法搭建进行了强制拆除,拆除违法面积达3900平方米。自今年该区广州路周边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以来,为保证房屋征收的顺利进行,该区加大了对违法建设的整治力度,截至目前,该区共拆除违法建设约60000平方米,控违力度空前。
据悉,当天拆除的7处违法建设均属新建房屋,有一处违章建筑面积甚至达到1600平方米,该区执法中队人员曾多次责令其停工,在劝阻无效后,按照行政执法程序强制拆除。
青云谱区控违办主任蒋红军表示,自房屋征收启动以来,万溪村城喻、张王、楼喻、紫坊、石马上下梅自然村等地少数村民受利益驱动,冒险连夜抢搭违章建筑以牟取高额补偿款。其中,上下梅自然村的违法建设最触目惊心。“去年该村列入征收范围之后,违法建设真是遍地开花,我们白天拆他们晚上建,其中光一户人家我们就拆了五六次。”蒋红军告诉记者,该区组织专人从7月开始拆除了该村79处违法建设,对违法建设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
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旧城改造民生工程,青云谱区众多城中村列在开发范围之内,许多居民违法搭建“借机生财”,违法建设屡禁不止,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有的人听说要征地建项目,就闻风而动,大建“隔夜楼”、简易房,骗取拆迁补偿。按照往常的补偿标准,一年下来补偿违法建筑以及拆除违法建筑的成本就达数千万元。
违法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难题,如何破题,青云谱区想尽了办法,最后痛下决心,由区财政每年支付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村镇日常查处违法搭建的工作。 “用这两百万专项资金,每年差不多可以为国家省下数千万的成本。”蒋红军告诉记者。
同时,按“量化评分、分类评级”的方式对村、片区进行考评,依据发现问题、处置问题情况扣罚分值或加分,对违法建设防治不力的,实行行政问责,推进违法建设控制工作长效化、实效化。
下猛药,出重拳,青云谱区拆违效果斐然。同时也应看到,这种“拆”毕竟是被动的,是在违建成为既定事实以后不得已而为之,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对于违建“业主”来说,已经建起来的违章建筑就地推倒,投入的财力、物力白白打了水漂;而对于相关责任部门来说,更是耗时、费力,投入大量成本才能拆除违建。很显然,与其在楼房盖起来之后再去组织拆违,不如在其搭建之初就及时发现、及时管控,以更小的代价、更低的成本把违法违章建设遏制在萌芽状态。
据青云谱镇副镇长王斌介绍,为及时发现违法搭建,青云谱区建立了青云谱镇执法中队巡查,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排查,镇班子成员督查的三查制度。每天,巡查人员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在村里走上一圈,到下午5点,便把排查结果以图片、文字等形式报送到区控违办,将违章违法搭建控制在萌芽状态。
此外,各街道、镇、园每日10时前,将前一天本单位巡查所发现的违法建设行为报区控违办;区控违办安排信息采集员每日不间断地巡查发现问题、下发问题《整改通知单》、复核问题整改情况,落实每日一汇总、每周一报表、每月一通报、每年一(总)复核;区综合考评办公室落实每月一例会、每季一总结,分析重点、难点问题,查处防治不力问题,不断完善管理档案,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是破解难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广州路周边城中村改造中,前万村党支部书记蔡金华、前万村委会主任史和平……一个个带头签约拆房的党员干部,打消了许多村民的疑虑。紫坊自然村村民史金水在补偿款未到账的情况下,便和家人拆除了自家的房屋。“尽管短期断了我们的经济来源,但补偿公平合理,相信政府绝不会让老百姓‘先签吃亏、后签吃糖’。”史金水说。
“今后,我们区将以‘违法建设零增长’为目标,在狠抓未经批准擅自建设的农、私房管控的同时,加强对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违法建(构)筑物、单位或个人私搭乱建的违法建(构)筑物、建设单位(工业园区、农民公寓)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擅自建设和擅自改变规划许可内容建设的违法行为管理。”蒋红军如是说。(邹颖芳 记者 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