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侨联驻村干部走绿色发展路 带领贫困村致富
百姓富也要生态美,扶贫得往长远看。在驻村干部中,福建省侨联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储三军,带领当地村民走一条“苗木、生态养殖及林业深加工”的绿色发展道路,让这个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村财多年“挂账”、三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中央红军村” ——三明市明溪县御帘村实现腰包“稳增长”,三年村民收入翻倍。
培育支柱产业 走绿色发展道路
19日清晨,明溪县御帘村覆起薄霜。刚从浙江转车回御帘的福建省侨联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储三军心里踏实许多:“花三万多元买桂花、罗汉松,这是给村民的‘摇钱树’”。
这个交通不便,无支柱产业,村财多年“挂账”,三年前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的“中央红军村”要脱贫,很难!然而,他用持续“造血”回应了众人质疑。
2011年刚到来时,储三军曾经鼓励农户发展果蔬、淮山等“短平快”产业,然而当地青壮劳力少、缺技术,许多村民观望不前。逐户调查后,他与村两委组织农户到江浙、漳浦等地考察苗木市场、养植基地、农业园,确立发展苗木、生态养殖及林业深加工。
此后,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上明溪县委组织部门为储三军配强了新班子。在外经营木材生意的张寿兴回村当选村书记,组织20户村民合股成立了第一家苗木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和山垄田利用,开垦出150亩苗木基地。
有基地,没龙头,出产的树苗往哪里销,价格如何保障?储三军多次到当地南方制药这家省级龙头企业“跑腿”,争取公司来村里投资。以南方制药员工入股60%,御帘村民出资40%,利益捆绑共同开发了500亩红豆杉生物制药基地。“今年底,首批药用苗木收割,预计可为股民带来100万元收入”。
期间,福建省侨联党组资助20万元,让村里种下200多亩山油茶,殷实“家底”。预计3年后,每年村财可增收10万元以上,增强村集体为民办事能力。
抓好致富带头人
“光靠村干部、村集体搞产业也不行,利用好帮扶政策,让村民都参与进来”按照省、市领导调研思路,通过林产转包、土地流转和创业贷款扶持,张志生等一批农民成了致富带头人。
“储书记多次到家里,鼓励我大胆迈开步伐干,还引路找贷款和合伙人,”说起办厂的经历,张老板心存感激。如今,毛竹加工量每月剧增,第二条生产线上马,年底竹制品废料再利用生产篾香也将启动。
通过引侨资企业来村里投资或捐建项目,当地许多技术“能人”受到“扶马致富”,带动一方:如发展高标准生态鱼塘、生猪立体养殖场、生态养蜂等。截止目前,全村700多人,留在村里有劳动能力的80%都参与了产业开发或者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今年,村里人均纯收入有望超过7000元,较三年前翻了一倍多。
谋划土地流转 让村民入股
“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扶贫得往长远看”。如今,村头至水尾和烈士墓两条道路已拓宽硬化;新建公厕并改造村里现有自来水管道及处理系统;收集村庄污水的处理中心建成已投入使用;实施退宅还耕,新增耕地面积10.8亩;投入300万元进行土地整治,新型U形渠、涵洞、水坝和机耕路建成……眼下,村里产业发展详规、河栏及步行道、党员教育示范基地等加快推进。
驻村至今,福建省侨联挂钩御帘村共实施帮扶项目44个,直接投入191.26万元,共争取各项资金1710.56万元并设立了村级“助学金”。再过一个月,驻村就要结束了,扶贫却没有止步。
储三军与村干部谋划土地流转,以全体村民入股形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并投建民间艺人和高校学生采风创作基地,让百姓长久依靠大美生态和多彩文化的魅力,实现腰包“稳增长”。(林长生 康志辉)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