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知识筑牢技术防洪堤坝——我校教师为高新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实录
入汛以来,受强降雨影响,我省汛情告急,全省以战时状态打响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截至7月23日早8点,南昌市高新区各大测站多数已经连续18天超警戒线水位,其中,很多站点超警戒水位2米以上,甚至突破历史极值。
防汛形势严峻,驰援迫在眉睫。我校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积极落实上级和学校党委防汛救灾部署安排,主动担当作为,迅速成立了以学院院长为组长的包括6名专家在内的专家组,协助高新区开展防洪抢险工作。7月15日,王美生、裴青宝两位老师作为首批专家组成员奔赴高新区管辖的红旗联圩及抚河大堤防汛重点及要点部位开展防汛抢险指导工作。
红旗联圩总长81.95公里,保护耕地31.67万亩。红旗联圩和抚河大堤一脉相连,这一区域是高新区甚至整个南昌市的重点防汛区域,一旦“失手”,市里将多处进水受淹。由于汛情的影响,区域内水位下降缓慢。19日起,南昌又遭遇强降雨,水位出现反弹,汛情的反复无常给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指导处置险情(一)
防汛专家是政府部门指挥决策的参谋和智囊团。专家组成员每天要行程100多公里,利用水利专业知识观察已经存在的险情点的发展情况,做出下一步处理预案,还要巡查判断新的险情点类型,提出排险方案。解放军官兵和当地防汛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按照专家组的指导方法处理这些险情。“我们必须弄清楚新出现险情点的形成原因,才能讨论制定防控预案,这正是工作的难点。”裴青宝说。
指导处置险情(二)
7月16日,高新区金风电排站出现了泡泉现象。究竟是闸室和闸门漏水还是堤身漏水?由于受到当地客观条件限制,给判断成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王美生和裴青宝两位老师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与教育部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我校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院长、防汛突击队技术总监彭友文研究讨论,做出了多种预设。二人依靠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现场反复勘察,并根据堤坝闸门设计图纸做出判断,最终得出“有一处软硬结合面漏水”的结论。经过深入研究,他们发现,电排站漏水原因是此处没有做阻滞水沿边墩绕渗的刺墙,以及回填土没有夯填密实,外河水沿着闸边墩渗漏。考虑到水位依然很高,他们提出先利用砂石袋做好反滤措施,等水位下降以后再通过回填或灌浆形式处理。科学的判断为决策者提供了答案,至此,漏水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指导处置险情(三)
自7月15日起,王美生和裴青宝在高新区红旗联圩6天发现了8处险情点,指出存在险情的3堤段,指导防汛工作人员对其妥善处置,减缓了当地防汛压力。
7月23日上午,二人又前往昌东镇指导4台电排站的排洪排涝工作。由于外河水位较高,4台电排站不敢轻易运行,怕出现外河河水倒灌现象,于是联系了专家组。担心内涝不排会耽误农民晚稻的种植,王美生和裴青宝听闻后火速前往,对电排站进行仔细检查。在确保问题解决以后,二人拿出电排站启动运行方案,由昌东镇党委书记李雪勇现场拍板,开启机组进行排洪。目前,电排站运行良好,为晚稻的抢种赢得了时间。
指导处置险情(四)
指导昌东镇四台电排站的排洪涝工作
当地群众纷纷向他们表示感谢,校党委副书记吴泽俊慰问了专家组成员。他说:“作为水利专业授课老师,你们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主动为高新区防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持,非常好,辛苦了!你们要加强与当地领导和防汛人员的沟通,克服困难,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学校领导的肯定让王美生和裴青宝感到十分暖心。他们表示:“我们所讲授的就是水利工程施工课程,平时也会给学生讲解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专业知识为防汛救灾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正是一个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难得机会。我们愿意为保卫家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用专业守住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道防线!”
(文/许洛苗 王春 周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