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办公桌”搬到家门口 看靖安高湖镇如何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07.01.2015  16:00

  江西日报记者 邱 玥

  2014年12月30日16时30分,靖安县高湖镇西头村菜场村小组的农宿文化广场上乐声回荡,十几名农妇翩然起舞、怡然自得。农妇孙大妹高兴地说:“村里把我们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农宿文化,每年都有很多游客来这吃农家菜、体农家事、感农家情,让我们的收入高了,日子也越来越好了,真心感谢党的好干部。

  孙大妹说的红火日子,得益于高湖镇亲民为民富民的一套服务体系,它将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农民家门口,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干部们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产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西头村义门村小组是一个生态移民新村,46户220名村民都是从大段、黄坑等大山深处搬迁过来的。2014年12月30日7时,村民孙前为拨通了一个电话:“我家新房的脚手架要拆掉,光伏电线也想接好,请帮我解决一下吧?”十几分钟后,58岁的周新淼就带着工作人员上门帮孙前为解决了问题。有着34年党龄的周新淼是义门村小组的一名代办员,“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帮村民们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农村养老保险,低保的申请,村民家里通水、通电问题,甚至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等,我都要帮助解决。一年下来,我70%的时间都是骑着摩托车奔跑在为民办事的路上,帮助村民解决大大小小的事情近200件。

  “为延伸服务群众的触角,镇里不断完善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健全村级便民代办点。”高湖镇党委书记涂玉姬告诉记者,对照网格划分,镇里从各村党员、“三老”、年轻干部中聘请组级“我与群众心连心”代办员,一个电话过去,代办员就会尽快回应,免去了群众跑腿的辛苦。如今,全镇共有42名代办员,分别对应42个网格区。记者看到,村里每一幢房子墙壁的醒目位置,都贴了一张小纸片,上面有代办员的姓名、联系电话、代办事项、服务区域等内容。“我们老百姓一看就清楚,办哪件事找哪个人,只要对号入座就行了,十分方便。”村民谢俊对此很满意。

  为让高湖镇百姓掌握最新的政策和致富信息,全镇102个村民小组还设立了告知栏,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建立了“敢创、诚信、爱家”高湖人QQ群。涂玉姬介绍,在高湖镇,每名干部实际上都是为村民办事的“代办员”,镇里将包组干部进村入户采集来的信息,录入社会管理信息平台,有了这个平台,只要鼠标一点,全镇102个村民小组3322户农户家庭信息就出现在眼前,哪家群众有困难,需要什么帮助,很快就能掌握,大大提高了镇里干部为民服务的工作效率,真正将“办公桌”移到了农户家门口。邓千海是中港村富岗村小组的代办员,他告诉记者:“有时候,村里一些留守儿童或困难老人不方便出门,有什么事我就直接去他们家帮助办,昨天还帮一户人家成功申请了低保。

  “去年,我们将皇菊种植面积扩大到了60亩,收入可达100万元。这多亏了镇里的干部三番五次地为我们传递致富信息,传授种植技术。为了我们,干部们的鞋底都磨穿了。” 中港村村民周显华夫妇感慨地说。采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现在高湖镇家家户户都有5件“”:明白卡、连心卡、履职卡、告知栏和QQ群,村民按这些方式找代办员或者干部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真情感人心,真心换民心。如今,高湖镇干部群众关系融洽,社会稳定和谐,老百姓把政府的事当成自家的事。

  北潦河南支往年洪涝灾害严重,为了不让下游的村庄、稻田、耕地再有隐患,镇里计划修防洪工程,非但没遇到征地难题,沿途村民还主动无偿捐出土地。记者在现场看到,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72岁的村民陈学笙无偿捐出了自家的3分果地和杉树地,每天他都要去工地两三次,“党委政府为我们考虑得很周到,以后涨洪水我们再也不用担心了,睡觉都睡得更安稳了,没有理由不支持他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