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用“乡愁文化”浸润农家乐旅游

24.08.2015  17:31

  这几年,上海郊区的农家乐遍地开花,但不少市民却感叹,与浙江、云南等乡村游发达的地区相比,沪郊农家乐景点大同小异,大多“没文化”、“没乡愁”。但是,在偏远的浦东临港地区,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葵园农庄,悄然形成一种“农家乐文化现象”:开张仅4年,年接待游客超过30万人次,周末和节假日一房难求。“市民一再前来,是冲着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乡愁文化。”本市农业旅游专家表示,只有培育鲜明文化个性,才能形成独特的吸引力。(《解放日报》2015年8月23日)

  农家乐应着力发挥本土优势,以唤起市民的乡村记忆为基础导向,营造独特的“乡愁文化”形态,以游客“记得住乡愁”为基本目标,打造农业旅游的文化厚度、深度和广泛度,让农家乐旅游的文化内涵得到很大的提升,产生农业旅游的更大乡愁吸引力。

  首先就是吃的要有“乡味”。农家乐的乡愁菜肴要在本地特色上动足脑筋,挖掘不同的地方特色,比如渔家菜、湖河鲜菜、三岛菜等,让市民游客吃出不一样的“乡味”,让人“找回儿时的味道”。只有吃出“乡味”才能够然后品出“香味”。吃的是“乡愁”,回味的是过去时光的情调。

  其次,玩的要有“愁味”。建起了小木屋、老土灶、水车等,但符号化的色彩浓厚,离“打动人心”还有点远,关键是要给游客有体验的时间和欲望。可以再农庄种植露地蔬菜,游客进入种植区,可以“随意”采摘,最后再结账。不仅如此,农庄还可以请来民间手艺人,设立“乡愁文化”作坊展示区,吸引游客驻足参观、品尝,甚至不忘要让游客吃苦受虐,苦中作乐。

  第三,回去要有“忆味”。要让游客一来再来,就必须让游客在农家乐产生十足的新鲜感,留下强烈的乡村文化记忆,记忆深刻,才能够引起回忆,进而产生第二次旅游消费的冲动。通过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个性化乡村本土文化展示,塑造农家乐的农耕文化品牌。引入各种农耕文化元素,以增加本土文化内涵。营造乡愁文化的慢回味空间,让更多游客留下来,实现农家乐的深度旅游。

  体验农耕生活,回忆过往的岁月,先有“乡愁”印象,而后将文化和乡愁有机融合,把市郊农家乐打造成现代人的“减压圣地”,在放松休闲之中,体验特色农耕文化,熏陶乡愁记忆,让心灵闲在乡间,忆在愁中,文在耕中,化在土中,乐在其中,让心灵得到休憩、滋养和升华。

  如今,乡村记忆正在从我们城市人的视野中消失,也慢慢地从农村人的视野中消失。人们迫切寻找乡村记忆和乡愁,农业旅游恰好满足和迎合了这种乡愁的缺失。乡愁文化应该成为农家乐旅游产业的“核心元素”和软实力,

  没有农家乐,就没有“乡愁文化”。没有“乡愁文化”也就没有农家乐生存发展的根基。“乡愁文化”的元素,就是农家乐的“乡味”、“愁味”和“忆味”。厘清农家乐与乡愁文化的关系,才能够科学理解农家乐,布局农家乐。

  通过农耕文化的移步见景,让游客对“乡愁文化”进行刻骨铭心的真切体验,勾起游客记忆的韵味。让个性的突出、独一无二的“乡愁文化”产生磁场吸引力。不管怎么说,乡愁文化的历史的记忆,往往有一种继承的自律力。它能通过体验产生联想,通过联想产生回忆,通过回忆产生乡愁,通过乡愁产生文化家园感,激发岁月的情谊,更能让人产生对现在生活的美好珍惜。

  当更多的游客到农家乐不在满足于赏一个景,游一个山,玩一个水,看一个稀奇,吃一顿饭,睡一个觉,而知道自己到农家乐来要什么,农家乐能够给什么,当“乡愁文化”成为农家乐旅游的“核心元素”和软实力,成为流行的标配,那么农家乐的二次创新和生命力就实现了,农家乐的美好明天就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