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援疆青年:做“傻事”与做“好事”

20.06.2014  00:21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刚到新疆的前几天,住在没有电和水的过渡宿舍里,冯卓怡还是悄悄地掉起了眼泪。她从广州出发,在火车硬座上颠簸一周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新疆南部城市喀什。

        三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冯卓怡成为了广东省首批前往新疆喀什的大学生志愿者。临行前,面对家人朋友的担心和不理解,这个1988年出生的女孩并没有解释更多,只在QQ空间里留下了一句“趁着年轻,多做傻事。

        其实,“做傻事”的并只有冯卓怡一个人。据统计,每年从全国各地前往新疆进行志愿服务的大学生多达数十万。此外,越来越多大学毕业生把新疆列为职业选择的目的地。

        在喀什,冯卓怡见到了人生中第一个秋天。而在距离喀什1500公里的吐鲁番火焰山附近,曾留美8年的“海归”王霄飞时常在40度的高温下,汗流浃背地向中外游客与专家推介吐鲁番文物保护的新进展。

        吐鲁番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千年古城。1979年出生、履职刚刚两年的文物局长王霄飞对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如数家珍。在吐鲁番举办的不少国际文物保护研讨会上,王霄飞一口流利的英语也让不少外国专家青眼有加。

        “在国外的时候,会感到对祖国更浓的思念和热爱。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吐鲁番的文物事业也强烈吸引了我。”从洛杉矶到吐鲁番,王霄飞这样解释自己的动机。

        “援疆”一词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诞生。当时为了开发新疆,不少内地人被组织起来,从全国各地前往新疆,扎根在那片热土。

        居住在乌鲁木齐的杜文慧今年86岁,24岁那年她刚从北京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就成为首批27人支援新疆医疗卫生队中的一员,随着医疗小分队一路向西,最后到达祖国西北边陲的新疆,并把后来的52年光阴全部挥洒在了那里。

        据杜文慧回忆,收到了支援新疆的通知后,当时她和家人都没有说半个“”字。“当时人的思想都特别单纯,就是要服从国家分配,而我也不想当逃兵”。

        当时前往新疆的路途比现在艰难数倍。杜文慧一行先是从北京乘火车到达西安,之后转乘敞篷汽车,途径兰州、张掖、酒泉、哈密、吐鲁番等地,历时22天才到达了如今的乌鲁木齐。

        在20世纪50年代,全疆只有16名医生,且无一人毕业于正式的医学院。随着杜文慧和大量陆续援疆的年轻医生的到来,如今新疆已经有近20家三甲医院。

        援疆前辈的精神带给王霄飞的第一次感动是在刚刚认识他妻子的时候。“我妻子也是一名赴美留学生,得知她的父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我心中忽而涌起一股敬意,我立刻就判定,这个经历过严寒酷暑、见识过飞沙走石的女孩一定可以和我同甘共苦”。

        中国在新疆屯垦戍边已有2000余年历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54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编而成,在新疆和平解放后初步奠定了新疆工业发展的基础。

        “我一直很佩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精神,第一次见到我妻子时,不禁说了一句太过正式却十分真诚的话:‘你和家里通电话的时候,请代我转达我对两位兵团战士的敬意!’”王霄飞说。

        志愿服务期结束后,冯卓怡决心留在新疆。去年,她作为综合成绩第一名考取了乌鲁木齐公务员,并且和一名新疆军人结婚,成了一名“军嫂”。

        在乌鲁木齐工作,工作环境和待遇要比在南疆喀什好很多。由于近期新疆接连发生暴恐案件引发人们担忧,冯卓怡决定主动申请回到南疆喀什,“用实际行动证明新疆是安全的”。

        王霄飞在吐鲁番买了一套期房,做好了“为新疆服务到60岁”的准备。在他眼里,和自己曾留学洛杉矶相比,尽管吐鲁番的生活有些艰苦和单调,但他表示自己心里更多的是感恩。

        在上海工作的妻子与王霄飞分居两地,“每天做一件好事”成了两人维系感情的理由。“做人要学会感恩,‘今天做了什么好事’是我和妻子每天电话聊天最主要的话题”。

        王霄飞说,在吐鲁番做好事比在上海更容易。“在吐鲁番,我只要稍微留意下,就能在地上发现垃圾或者小广告,随手处理一下每天的任务就完成了,而她在上海要想这么做就困难多了。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