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工学院:将“两学一做”扎实推进到少数民族学生家访中

02.09.2016  15:16
  开学前夕,南昌工学院将“两学一做”扎实推进到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南昌工学院在学工处的组织下,各二级学院党员干部带领教师,远赴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家访调研工作。   从南昌开往哈密的火车需要40多个小时,狭窄的车厢、拥挤的行李、长时间的坐立,让家访团队疲惫,但大家没有半句怨言,并感叹少数民族学生上学路途的不易。   “大部分新疆学生寒暑假都是选择乘坐火车,车程最短的要40多个小时,最长的甚至要将近60个小时,这些学生来南昌求学太不容易了”。   “不是来家访,我不知道路途如此遥远,也不会感受到如此大的气候差异,家访后,才理解为什么新疆孩子常常早上起不了床,原来是因为南昌和新疆有两个小时的时差”。   “有的学生,虽然知道他家里有困难,但没有来家访之前,不知道到底困难到什么程度,亲身经历了,感触就深了”。

深入18个家庭调研,将爱传递到学生和家长心窝里   一套光影南工创意手绘明信片、一份充满关爱的慰问品、一份家访调查问卷,这是老师们家访时的标配。15天时间里,家访团队行程近万里,经过了哈密、吐鲁番、伊宁、昭苏、博乐、精河、乌鲁木齐等8个市县,深入到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等5个民族18个家庭探望走访,将学校、学院的关爱送进学生和家长的心窝里。   在学生家里,老师们与家长们一起拉家常,说故事。向家长们介绍了国家和学校的奖助金政策,新疆、西藏籍少数民族助学金政策,学生在校表现,学校的发展成就;家长们向老师们讲述了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经历和生活情况。双方交谈甚欢,其乐融融,拉近了学校、学院和家庭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家校之间的联系。   听说学校的老师要来家访,所有的学生和家长都很高兴,他们用迎接最尊贵的客人的方式,期盼着辅导员老师的到来。每到一站,都有学生“护送”,有些学生甚至早早地等候在火车站外。   家在伊犁州昭苏县的塔斯肯激动地说到:“暑假前,老师说要来新疆家访,刚开始还不相信,到我家要坐将近50个小时的火车,还要坐6、7个小时的汽车,没想到老师们真的来了,妈妈和我都特别惊讶,也特别的感激。”   学生买尔哈巴的妈妈只会说维语,她让会汉语的女儿向老师们翻译到:“经过这三年的学习,孩子的变化特别大,这是学校老师的功劳,你们的教育‘亚克西’,谢谢你们不远千里来家访,我们很感动!

  此次家访所到之处和学生家长“聊学生、聊学校、聊政策”,认真听取家长和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填写了家访问卷调查表。搭建了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带来的是理解、支持、信任和感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西藏地区学生学习经历和家庭教育状况,加强学校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和满意度,将“两学一做”扎实推进到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中,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编辑:吴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