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一入饭局深似海 官员陪酒何时休?

20.12.2013  16:28

12月12日,蓬安教育局副局长到中华小学检查工作。中午吃饭,学校班子成员给局座敬酒,教导主任不胜酒力醉死。据华西都市报记者调查了解,死者为中华小学教导主任段伟忠。据段的妻子回忆,丈夫喝醉后,回家倒床便睡了,未曾醒来。目前,当事教育局副局长杨怀权已被停职。

看到此新闻,心中充满了复杂之情。虽然目前未确定教导主任是醉酒造成了死亡,但这场酒显然脱不了干系。一位人民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没有倒在三尺讲台,而是倒在酒桌上,实在让人百味杂陈。

从“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开始,几千年的酒文化深沉、浓厚,与华夏子民可谓是血浓于水、不可分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似乎迷失了本真,变了“味道”,尤其是在我国的官场。“能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可放心;能喝一斤喝八两,这样的同志要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诸如此类的顺口溜不胜枚举。

酒风就是作风”、“酒品说明人品”,现如今,喝酒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能力的“名片”,甚至是安身立命的必备本领。中国是人情大国,很多事情看人情,看交情,如果官员能将酒桌文化融汇贯通,必能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然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酗酒之无度,场面之震撼,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也不为过。说起喝酒,许许多多的干部们犹如哑巴吃黄连,很多时候是不得不喝:领导来检查工作,不敢不喝;招商引资谈项目,不得不喝;外出联系工作,为了“不驳”盛情,也只得舍命陪君子了。

正所谓:一入饭局深似海。奔波于饭桌,穿梭于敬酒,身体垮了,意志垮了,群众远了,问题大了。应该说,当前自上而下的“反四风”,应该是看准了酒桌文化的积弊。除了反对享乐、浪费,恐怕还在于要扭转一种错误的业绩观:即酒桌上陪好了领导,工作上就抹得过去。而要建立健康的上下级关系,必须强调真抓实干,用实绩说话。

酒可陶冶情操,也可伤风败俗,酒场邪风,百姓反感,干部也苦不堪言,都迫切期待尽快扭转不良酒风。公职人员推杯换盏、酒气熏天的行为,只会让老百姓感到铺张浪费、腐败堕落。笔者认为,整治公职人员酒桌上的不正之风,需要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严格禁酒令出台后更需要有严格的执行力,要和绩效考核挂钩,唯有以刚性的制度约束、严格的制度执行、强有力的监督检查、严厉的惩戒机制,才能切实遏制住“由来已久”的酒场邪风,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