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南疆千万里——记克州的江西人

14.11.2019  11:57

  阿克陶县布伦口江西新村。

  江西日报记者张天清、江仲俞、吴 颖

  有这样一批江西人,从井冈山到天山脚下,从鄱阳湖畔到帕米尔高原,在祖国最西边,在距江西5000公里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他们像一簇簇戈壁红柳,似一棵棵沙漠胡杨,在那里奉献,在那里扎根。

  相去南疆万里路,冬去春来廿二载。1997年,江西作为全国最早援疆的8个省份之一,开始与克州结下不解情缘;22年来,江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援疆的“接力棒”却一天也没有中断过——9批次共605名援疆干部人才,一批接一批柔性援疆支教支医人才,江西籍内招生、企业家、国家干部,奋斗在南疆这片热土上,尽其所能把克州阿克陶县作为江西“第一个县”来建设,谱写了一曲曲情深意长的援疆赞歌。

  他们是谁?为了谁?留下了什么?10月下旬,记者来到克州,走近这群普通的江西人,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初心——“到新疆去,努力让新疆人民过得更好

  2017年2月,告别身怀二胎的妻子,援疆教师、于都二中办公室副主任赖扬平来到克州阿克陶县雪松中学,开启了他的援疆生活。

  援疆,缘于他多年来的一个念头:“想改变模式化的生活,换个平台更好地展现自己,通过个人努力让贫困地区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了解丈夫性格的妻子选择了支持:“你在这里带高三一天到晚也是忙,在不在身边,对我影响都不大。你去吧!

  5个月后的一天,在佛山火车站,24岁的江西籍内招生(新疆面向内地高校招录的大学生)、共产党员鄢佳迎狠心挥别在佛山办厂的父母,踏上了北上的火车。火车开动的那一刻,她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

  “用最初的心做永恒的事”,这是丰城女孩鄢佳迎写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一句话。

  家庭条件优越、外貌美丽温婉的鄢佳迎告诉记者,曾经在电视上看到新疆有些地方条件非常艰苦,就产生了“到新疆去工作,努力让新疆人民过得更好”的想法。

  高考填志愿时,鄢佳迎填报了新疆定向培养的大学,但落了空。2017年,她大学毕业,听老师介绍内招生政策,鄢佳迎觉得不能再错过这个宝贵的机会。尽管遭到家人一致反对,她还是坚定地报了名。

  面试通过后,舍不得女儿吃苦的父母依然不同意,鄢佳迎一次次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我已经长大,不能天天待在你们身边。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新疆建设得更好。”父母拗不过她,最终同意了她的决定,送她踏上了圆梦的征程。

  “去新疆,踏踏实实为国家干点实事”,怀着相似的初心,同一批次的内招生、23岁的遂川小伙郭华龙来到了帕米尔高原小城——阿克陶县。

  像赖扬平、鄢佳迎、郭华龙这样怀着一颗质朴的心来到克州的江西人,还有很多。

  说起到克州创业的理由,克州江西商会会长,新疆克州新疆开心药业有限公司、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创始人万红海打开了话匣子:2001年来到乌鲁木齐,跟着叔叔做医药生意。“当时的药,只要卖到南疆就有钱赚。”但万红海想到的是南疆的老百姓,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全疆地州一级只有克州没有医药公司。“当时在克州,由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一板感冒通卖到了2元,而内地进货只要几毛钱。”万红海决定成立一个医药公司,既能实现自己创业,又能降低百姓用药成本。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万红海花一年多的时间,终于成立了全疆地州一级首家民营医药物流企业。从此,他爱上了克州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的人。

  江西援建的阿克陶县雪松中学。

   责任——“如果组织需要我留在这里,我就在这扎根

  克州92%的面积为山区,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南疆四地州之一,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相对滞后。

  荒漠戈壁,“不起风一两灰,起风三两土”,山区暴雨洪水多,宿舍的墙皮都脱落了……尽管在去克州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踏上这片辽阔的土地后,郭华龙才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艰苦。

  2017年11月,郭华龙被分配到阿克陶县克孜勒陶乡扶贫办公室,负责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克孜勒陶乡属于牧区,多数村庄距离乡政府都有一两百公里的路程。天天走村入户的他,不记得在雪天翻过了多少个“达坂”(意为“山岭”),宿了多少次牧民家。

  郭华龙天生对羊肉过敏,即便盖上牧民家羊皮做的被子,睡觉也会全身发痒,更不用说吃羊肉了。“牧民们以羊肉为主食,又非常好客,经常用上等的羊肉招待我,但我吃一口羊肉、喝一口羊汤,全身立即起疹子。我只好每天用泡面和馕充饥。尽管吃泡面吃得反胃,我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就这样,郭华龙熬过了最艰难的一个月。

  正犹豫是否向乡党委领导反映困难,郭华龙因工作需要被调入乡综治中心,负责全乡的电脑系统维护。这之后,他更加忙碌了。“去年天天晚上加班,每天都累得喘不过气来。”郭华龙说,虽然很累,但当第二天回到工作岗位上,浑身的干劲又上来了。“当初来新疆,不就是想踏踏实实在这里干点事吗?”他告诉记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里的工作千头万绪,特别是在南疆贫困牧区,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哪一项工作都显得更重要、更艰巨,更需要我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硬碰硬、实打实地干!

  “现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我都是自己去克服,想办法去解决。”他说。

  记者问他:“想过以后调回江西吗?

  小伙子说:“现在不去考虑这个问题,先把工作做好。今后如果组织需要我继续留在这里,我就在这里扎根。

  陌生的环境、饮食的不适、漫长的孤单和寂寞、对家人的无限思念,几乎是每个江西援疆干部人才、内招生、机关干部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

  和郭华龙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乌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婷。她不是内招生,也不是援疆干部,而是一名机关干部,在乌恰县已经工作了12年。

  霍婷爱人曾是一名军人,服役第一站就在克州。当她追随爱人的脚步,从鄱阳湖畔的鄱阳县来到“万山之州”克州时,这名江南女子以“惊喜”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地形地貌,太惊喜了!”那一年,正好碰上基层公务员考试,她试着报考了克州乌恰县一个乡镇的职位。爱人对她说,你不要去,乌恰的乡镇离州上都非常远。她说:“你让我去考一下看,万一考上了,就去试试呗。”结果她考上了。没多久,她爱人调到了乌鲁木齐,小孩也跟着去了乌鲁木齐。又过了几年,爱人调到北京上班。现在一家三口三个地方:她在祖国的最西边,爱人在首都,孩子在乌鲁木齐读书。

  今年国庆长假,克州宣讲“最美奋斗者”吴登云的事迹。吴登云是乌恰县政协原副主席、县人民医院原院长。1963年,他从扬州医学专科学校毕业,来到乌恰县工作,一干就是36年,被当地老百姓称作“白衣圣人”。由于有着相似经历,每当霍婷宣讲吴老的事迹时,她发自内心感动和敬佩,由她讲述的吴老的事迹,也深深感染了听众。但夜深人静时,她又感到特别孤独,特别想念家人,于是就给爱人发微信,说想辞职不干了。爱人当时在乌鲁木齐陪儿子,就问她为什么。她在微信里说:“反正就是不开心,马上就要抑郁了。有老公和没老公一个样!”发出微信后就把手机丢一边去了。后来当她再拿起手机,一看微信,瞬间泪就出来了——丈夫告诉她:“我在机场了,马上就到。”“他买一张飞机票就过来了,哈哈哈……”开朗的霍婷对记者说。

  在援疆教师、阿克陶县雪松中学副校长赖扬平的朋友圈和文章里,字里行间都是援疆报国的豪情、援疆支教的收获以及克州的人和事。他在文章中写道:“我无法用文字和图片去完整地描述南疆,也不可能天天告诉我所有的亲朋好友,今天沙尘暴来了,地震来了,暴雪来了,今天晒黑了脱皮了……有,不否认,但这不是全部,这充其量就是寂寞的调味品,否则,没有这样的刺激,三年不是会太单调孤独了吗?

  2018年11月,赖扬平检查出患有甲状腺乳头状癌。“这是‘幸运癌’,治得好。”他这样宽慰家人。为了不影响援疆支教工作,他等到寒假才回南昌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后,医生建议至少休养三个月,赖扬平却在术后两个月就返回了阿克陶,给孩子们上课、培训本地教师,到最偏远的牧区、农区送教下乡,一头扎进了紧张的援疆支教工作。

  为了援疆支医工作,援疆医生、南昌市第三医院ICU副主任医师、阿克陶县人民医院大内科业务主任万洪波,错过了儿子初升高的重要阶段:“儿子正值叛逆期,只听我的话,我不在身边,学习成绩下降不少。经常接到老婆的电话,老婆和儿子一个在一头吼、一个在一头哭。

  但他始终坚守在医疗援疆的岗位上,建立科室规范流程、在现有条件下改善诊疗环境、在院内开办赣医大讲坛、在科内给民族医生上课……万洪波说:“在这里,我们代表的就是高水平,一定要对得起新疆人民的这份信任,尽可能帮助病人解决问题,帮助本地医生提高诊疗能力。

  “我接触过不少内地来的干部,都非常能吃苦,这个女娃子更是这样,没听到她叫过一句苦,工作总是勤勤恳恳、从不‘打埋伏’,喜欢帮助人,从不向组织提要求。”54岁的克州阿图什市光明街道高峰社区第一书记艾则孜—阿布力孜说的女娃子,就是光明街道吉米提拉路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鄢佳迎。

  鄢佳迎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带领4个年轻的维吾尔族操作员,处理社区的综治工作。因为工作太忙,她平均每周给家里打一次电话,一年才回一次家。尽管工作千头万绪,但她每天处理日常事务之余,都坚持教这些维吾尔族姑娘学汉语、写信息简报。鄢佳迎说,“她们的计算机、汉语水平相对较弱,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提高她们的业务能力,让她们能够胜任各项工作。

  对鄢佳迎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家人的愧疚感越来越深:“每次回新疆,一手把我带大的爷爷奶奶都特别舍不得。他们想来新疆看我,但是年纪太大了,来不了。到现在我才明白‘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的含义。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选择来这里,我不后悔。

  阿克陶县城全景。

  情缘——“我在阿克陶不孤单,因为这里有亲人

  “来到克州后,我发现这里的老百姓特别淳朴。”一年多的援疆经历,让援疆医生万洪波深深爱上了克州人民。

  去年9月,万洪波和其他江西援疆医生到布伦口乡的村卫生所进行义诊,因为当地提前一周通知了辖区牧民义诊时间,等待看病的牧民特别多。在卫生所看完最后一个病人,他和同事走出村口准备返程时,发现村口还有十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牧民。一打听才知道,这些牧民是一大早从山里出发,骑了一整天的摩托车赶过来看病的。万洪波和同事二话没说,立即返回卫生所继续帮每一个牧民诊治。他和同事离开时,四五十个牧民站在门口,夹道目送着他们离开。

  巴伦乡两家结对贫困户家的孩子,有一位共同的“哒哒”(意为“爸爸”),他就是江西省援疆人才黄斌。

  黄斌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到结对贫困户阿依姆姑丽的家中时,被阿依姆姑丽一家的热情打动了;另一家贫困户要把羊宰给他吃的情景,也让他终生难忘。

  阿依姆姑丽的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她跟母亲相依为命,怎料祸不单行,父亲去世后不久,母亲也一病不起,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她一个人肩上,当时她还不到10岁。了解到阿依姆姑丽的情况后,黄斌竭尽所能帮助这个女孩:资助她读书;她母亲去世,黄斌第一时间赶去慰问并为其募捐;黄斌爱人和儿子来新疆探亲的欢迎会,就放在阿依姆姑丽家举行,让她感受亲人般的温暖……现在,黄斌每个月都要去这两个贫困户家中多次,帮他们修建水泥厕所、购买电视机、配置家具、购买种子、干农活等。

  捧着一颗真心去,收获一片真情回。阿依姆姑丽在给黄斌的短信里写道:“您为我和家人付出很多,我们一辈子感谢您!”4岁的赛比热几天不见,就念叨着“黄斌哒哒”怎么还不来;1岁多的阿卜杜看见“黄斌哒哒”,就会挣脱大人的怀抱,扑向黄斌。

  “看着孩子蹒跚地跑来叫我‘哒哒’,那种感觉特别温暖。”说起阿克陶的“亲戚”,黄斌露出满足的笑容:“我在阿克陶不孤单,因为在这里有亲人。

  在援疆教师赖扬平的家里,珍藏着结对帮扶贫困户阿卜杜外力送的一顶白毡帽、一床手工缝制的带有民族花纹被套的羊毛褥子、一块带有民族刺绣的枕巾。这是柯尔克孜族最珍贵的礼物、给客人最尊贵的礼节。赖扬平感动地在日记里写道:“有一种亲戚叫作‘一被(辈)子’的交情。柔软的羊绒被捧在手上、暖在心窝,我相信,我在南疆一定不会寒冷。

  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划,2017年,万红海创办了南疆第一家民办非营利性中医医院——克孜勒苏中医医院。“这家医院是非营利性的,赚的钱全部用于医院建设。”万红海介绍,之所以创办这样一家医院,源自他十多年前的一次无心探访。

  2005年的冬天,在乌恰县吉根乡的一个村庄,好奇于当地百姓生活的万红海走进了一户农家,发现男主人患病在身。万红海把身上的940元钱全部给了这名男子,让他赶紧去看病。“当时就想,我要办一家非营利性的民营医院。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更多的克州人。

  为了帮助克州建成一支能满足当地群众看病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去年5月起,我省安排全省中医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到克孜勒苏中医医院开展临床诊疗、教学培训、重点专科建设等技术援助工作,这项工作将开展到2021年1月,派出医疗技术人员将达到48人次。

  2017年以来,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支持江西籍克州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了克州江西商会的成立,目前已有176家会员企业。

  依托这一平台优势,一支不走的江西援疆队伍正在逐渐发展、壮大。最近,克州江西商会监事长、喀什江联医疗器械配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富民正和商会其他企业家一起,致力推广克州的红酒、旅游等特色产品:“克州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旅游资源,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响克州各地的农产品品牌,带动当地百姓致富。”今年,在我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支持下,万红海成立了新疆“缘疆佳园”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涉足农业消费扶贫,“缘疆佳园”已在南昌开设8家门店。万红海的目标是,“缘疆佳园”门店在江西省内达到500家。

  (图片均由江西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提供)

  (图片来源于江西组工微讯)

  援疆教师

  (图片来源于江西组工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