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舆情一周综述: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引争议

28.07.2015  12:44
原标题:环保舆情一周综述: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引争议

综合本周的环保舆情来看,微博的环保话题讨论量在不断地下降,而微信的相关讨论在本周几乎与新闻资讯量持平。某些时间段超过了新闻资讯量,在环保话题的传播上越来越凸显其作用。通过搜索本周的环保话题来看,“李克强总理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和“31个省区市均实现2014年度污染物减排目标”等环保话题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图:7月19日—27日“环保”相关话题关注度走势图(单位:篇/条)

本周热点环保舆情事件:环保人士呼吁叫停萤火虫观赏

近日,原定在北京举行的萤火虫展因环保组织的抗议无限期推期。环保认识打出“我不去萤火虫坟墓”的抗议口号,并质疑展览的萤火虫非人工养殖,而是野生捕捉。伴随着商业观赏萤火虫放飞的活动在全国越来越多, 7月以来,一封环保人士的全国联名公开信《我不去萤火虫坟墓》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而关于萤火虫的商业讨论的话题热度也在逐渐升温。出现了《河南景区放飞数万萤火虫,上千游客张网以待》、《环保人士抗议萤火虫主题展 商家放弃损失百万》和《环保人士联名叫停萤火虫观赏 商家遇尴尬》等新闻。 环保人士、商家、专家和网友都纷纷表达自己的观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展览的萤火虫是否为人工养殖,萤火虫展览应该在栖息地进行生态展览还是通过主题公园等商业展览,环保人士此次的抗议是否有作秀成分,是否有科学依据等等。

图:“萤火虫”相关话题关注度走势图(单位:篇/条)

环保人士

环保人士认为,浪漫放飞萤火虫的情景是萤火虫的坟墓。质疑展览的萤火虫其并非人工养殖,而是野生捕捉。即使萤火虫来源为人工养殖场,但有养殖基地会从野外捕捉萤火虫,无法保证全部非野生。公开信中直指萤火虫展览的几宗罪:引起种群灭绝、影响生态平衡、可能传播疫病。

专家

据华商网报道文章中称,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昆虫学教授、博导刘玉生表示:“赞成商业观赏萤火虫,前提必须是人工养殖。”他认为这样做的价值在于,让大家关注自然界,关注生物多样化,也符合科学知识大众化的倡导。“大众有观赏需求,完全叫停是非常盲目的。” 并且不赞成到萤火虫栖息地去观赏,“人所到之处,破坏力太巨大了,人类应当少去干扰和破坏。

而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副教授、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负责人付新华接受采访时曾说过,这些萤火虫很可能来自野外捕获,而不是人工饲养,因为人工繁殖的萤火虫,成本是每只10-20元,而野外捕捉的只要5毛钱。大量从野外捕捉萤火虫,对萤火虫来说是一场浩劫。

商家

面对环保人士的指控,一些商家表示并不认同。

据《新京报》报道,面对环保人士的抗议,有展览主办方表示“你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非要保护萤火虫,蝴蝶的展览也很多,怎么不去保护蝴蝶?

武汉君友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黄姓负责人认为,做萤火虫商业展览是在企业经营范围内的正当合法经营活动,环保人士有抗议的权利,但政府叫停应给出法律依据。“不能拿道德绑架合法的商业行为,行政权力也不应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网友观点

环保人士抵制有作秀的成分

@imosef:“越来越觉得环保人士为了刷存在感而去保护各种动物了,萤火虫都快享受到狗的待遇了,狗都快享受到大熊猫的待遇了,人现在都不赶不上萤火虫了,狗都不如了。

@彩色猫样生活:“环保和萤火虫什么关系?野外捕捉去哪捉?捉完怎么养着?就比养殖的便宜?爱护动物是不错,但是你们的做法错了。你们应该去教育那些看展览时乱抓搞破坏的人,而不是去阻止根本就没见过萤火虫的人们去看。

@M_seagull:“真的是矫情的够了!

抵制:活动不要以愉悦人类的感官为中心

@金秀贤的水瓶座:“萤火虫被放生后若环境不适宜很快就会死掉。它生命虽短,但也是拼命挥动翅膀,发出一豆光。有些活动不要老以人类自己的感官愉悦为中心,适可而止吧。

@Setven2015:“没人性的展览,抵制坚决抵制。

@六出兔小白:“我觉得看看就好了,看着它们亮晶晶的飞来飞去很浪漫吧,为什么要捉它们呢?

如果是人工养殖则支持展览

@dk306:“如果是人工养殖的我还是支持办展览,可以发展培育下游产业链,对野生萤火虫也有保护作用。毕竟现在人工这么贵,能大规模养殖的绝对不可能去花大量人力去扑捉野生的。

从未见过萤火虫,期待一见

@严橙子:“个人表示从小到大从未见过萤火虫,还真是期待一见呢。

@静湖如心:“小时候晚上经常去捉萤火虫玩,把它装在玻璃瓶里,看它一闪一闪的扑腾着,再把它放出来,现在基本上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