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两馆”建设方案正上报审批

28.05.2015  12:23

  作为南昌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文化专家,这些天,南昌市民俗博物馆馆长梅联华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前些日子,他跟随考察组,先后赴湖南、贵州等地,考察了8座万寿宫。

  南昌万寿宫,天下万寿宫的“祖庭”。随着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一宫两馆”的陈列设想也逐渐浮出水面。“也就是地上修旧如旧恢复当年的万寿宫模样,地下两馆合一,建设万寿宫博物馆和南昌市民俗博物馆。”5月27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梅联华透露。

  4座万寿宫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万寿宫在历史上形成两大分支:一支是省外万寿宫,约有670余座,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西部;另一支是江西省内万寿宫,约有560余座,遍布江西各地,是江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梅联华说,在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万寿宫。

  经考察调研省外8座万寿宫,梅联华发现,大多保护完好,其中有4座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座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座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万寿宫在当地都是标志性建筑,可以很好地反映出江右商帮,也就是赣商的人文精神。万寿宫是研究移民史及移民文化的历史史料见证。”他说,湖南湘潭有90%的新移民来自江西。

  南昌或发起成立中华万寿宫联谊会

  万寿宫最初是为纪念江西的地方保护神——俗称“福主”的许真君而建。明清时期,赣籍商人行走全国,并在全国其他地方都修建了万寿宫,成为外地江西同乡的“江西会馆”。南昌万寿宫则演变成宫观加会馆的结合物,成为“遍中国十八省”上千所会馆性质的“万寿宫”的总部,其作为“祖庭”、“总宫”的地位愈益突出。

  据梅联华介绍,他们每到一处万寿宫,都无不希望作为万寿宫“祖庭”的南昌,能发起成立中华万寿宫联谊会。“下一步,南昌市有关部门会专门就此进行部署。”在他看来,如果当前能抓紧成立中华万寿宫联谊会,待明年10月,修复好的万寿宫开张时,中华万寿宫联谊会也可以正式成立。

  “一宫两馆”建设方案正上报审批

  记者了解到,对万寿宫的建设,目前已经有了“一宫两馆”的设想。地上万寿宫建设,占地面积为6000平方米,古戏台边框缩为26平方米;万寿宫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古戏台为90平方米,小广场约600平方米;万寿宫建筑结构分为主殿、后殿、两个厢房,四个配殿。地下万寿宫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建设,计划从古戏台下控3900平方米,在古戏台西北角留一个出口处。

  目前,该方案正在报南昌市发改委审批。

  作为万寿宫博物馆建设的专家,梅联华对“一宫两馆”陈列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大殿供奉许真君,两个厢房则主要展示许逊——许真君——万寿宫的演变,诠释许真君净明道派的地位。”他同时提出,虽然是供奉,但身在城区,该大殿应主张文明供奉,也就是不烧香,用鲜花、水果,甚至蔬菜供奉。梅联华说,按照当前设计,万寿宫地下负一层将“两馆合一”,建设万寿宫博物馆和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专家拟下周进驻万寿宫考古调查

  5月27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上海透露,省市考古专家拟于下周进驻,对南昌万寿宫遗址进行考古调查,目前正在抓紧制订考古发掘方案。

  王上海说,此次考古发掘重点是摸清当年万寿宫的主殿、后殿、两个厢房以及四个配殿的具体位置,也就是搞清基址的位置,以便于在原址上恢复万寿宫,才能更好地修旧如旧。

  文/江南都市报记者陈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