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网媒要搭建多语种多终端国际传播平台

17.07.2015  21:59


2015年7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湛江召开。

  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湛江讯 2015年7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湛江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一带一路,网络先行”。本届论坛分主题演讲和分论坛演讲,数十位媒介高人在分论坛发表主题演讲。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发表演讲时认为,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网络媒体要搭建多语种、多终端的国际传播平台,重塑国际传播格局。

  分论坛分构建网上“丝绸之路”国家网络媒体合作与治理、网络先行战略实践与跨文化传播、“互联网+”与“一带一路”媒体共生共荣三个主题。

  “未来内容生产和传播会越来越走向分离。”今日头条总编辑、副总裁夏勇在分论坛演讲中说,在新媒体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它有超强的穿透力、链接力、融合力。在新“丝路”建设过程中,网媒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力量。

  国际在线总裁范建平说:“在互联网条件下,我们要学会用别人的资源进行整合,才可以迅速的做大,同时将影响力做出来。如果将小点看做是自办媒体,外围第一圈是海外自办的媒体,其次是海外合作的媒体,之后是合作的业务,刚好是WIFI的图标,越到外围影响力和覆盖力就会更理想。

  网络媒体在“一带一路”构想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应当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新华网常务副总裁魏紫川认为,在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网络媒体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和战略阵地。网络媒体自己首先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才能为“一带一路”战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舆论氛围,同时推动网络强国建设,进一步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掌握国际话语权做出贡献。

  “网络媒体是‘一带一路’的报道者,要集中优势力量,运用多种形式,讲好‘一带一路’的故事。也是‘一带一路’的参与者,在中国塑造全球化的同时,要主动走出去拓展阵地,搭建多语种、多终端的国际传播平台,重塑国际传播格局。”魏紫川说,网络媒体还是“一带一路”的推动者,要全力配合中国企业“走出去”,共荣共赢、共同发展。

  环球网副总经理石丁演讲时称:“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之间交往的渠道和见证,重建新的丝绸之路,无疑首先就具有一种对古代丝绸之路的传承的色彩,也是对这种促进文明融合的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

  “我们要用都接受的模式融合资本,有些人觉得这些不值钱,我们一定要有一个平衡点,你叫人家来,人家不能赚钱或者赚不到投资其他领域的钱,所以我们的心态一定要摆正。”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编辑张志跃认为,第一个改变自己受众融合,第二个利用我们的优势融合,第三个是拓展液态与资本融合。

  光明网总裁兼总编辑杨谷发表了《移动互联网让“一带一路”沿线居民沟通更便捷》主题演讲。 杨谷说,国内现在用手机上网的人越来越多,手机变成了大家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差别是很大的,我们希望将来你只需要带一部手机,对着手机说话,手机就可以将语音转变为当地国家的语言,这可以给沿线的国家带来非常大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