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争气”一年间PM2.5降了6微克

17.10.2014  14:34

 

              史上最严治霾方案出台一年多京津冀空气质量有进步长三角部分指标倒退

  今年国庆期间北京严重的雾霾天气还记忆犹新,今晚,华北地区又将迎来雾霾天气。从国务院去年出台“大气国十条”到今天已经过去了一年多,这场被称为我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大气治理行动究竟效果如何?文、表/记者曹晓阳(署名除外)

  近期,河北邢台市环保局一条“为我市退出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倒数第一而喝彩”的横幅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个横幅源自邢台市7月份首次甩掉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末位”的帽子。从2013年1月环保部首次发布这份榜单到今年8月,20个月里邢台拿了10次倒数第一,最好的一次成绩是倒数第五,环保给这个城市带来的压力显而易见。

  去年9月12日,国务院公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因具体措施共十条,又被称为“大气国十条”),这标志着全国层面的治霾计划正式出台,它被认为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大气治理方案。在这场全民治霾的行动中,身处污染重灾区的河北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而在河北空气质量常年倒数的邢台压力更大。

  “争气”一年来效果怎么样?

  74个主要城市达标天数比例涨1.6%

  “大气国十条”中明确要求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其中对于京津冀的要求最为严格——到2017年,北京、天津、河北细颗粒物(PM2.5)浓度要在2012年基础上下降25%左右。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此外,为细化目标,环保部还要求全国涉及近14%国土面积的47个城市到2015年前完成PM2.5(细颗粒物)下降5%的指标。其中北京的任务最高,为15%,天津为6%,河北为6%。

  随着各省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状况数据的发布,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主要指标都有不小的进步。在达标天数比例上,74个列入环保部空气质量排名的城市今年平均为60.3%,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8.7%,提高了1.6个百分点;在平均PM2.5浓度上,今年的70微克/m3相较于去年同期的76微克/m3,也下降了7.9%;PM10平均浓度为115微克/m3,较去年同期下降6.5%。

  其中,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有较为明显的改善,13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由33.2%上升为36.4%,提高3.2个百分点;PM2.5下降13%,PM10下降9.8%。其中北京的PM2.5为92微克/m3,比去年同期的103微克/m3下降10.7%。如果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津冀已经提前完成环保部PM2.5的中期减排要求,甚至将有可能提前完成2017年的减排目标。而具体到环保治理困难户邢台,去年全优良天数为33天,其他都是重污染,而今年前10个月的优良天数就已经达到了68天。

  而环境达标压力较小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效果尚不明显,甚至在一些指标上出现了退步,如在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上,长三角由去年的62.8%下降到今年的62.3%;珠三角由去年的84.4%下降到83.6%。

  “争气”一年来这样治霾:

  31地签军令状治霾不力官员被调离

  为确保“大气国十条”的各项任务措施真正落地,环保部还要求各地立下军令状——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并陆续与31个省(区、市)签署了责任书。一些省份也将责任层层分解,如河北省与省内各地市市长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要求承诺“3年有所好转、5年明显改善”。

  此外,环境质量是否改善也被纳入了官员的考核体系之中。邢台在今年空气质量连续3个月排名74个城市倒数第一后,环保局领导班子被大调整,9个党组成员一下子换掉了4个,三位班子成员和局长一起被调走。

  环保考核的压力不仅压在各级环保局长的头上,各级政府部门的主要领导也将环保治理放在了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北京在去年和今年国庆期间遭遇了重大的雾霾天气,市长王安顺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当时带着壮士断腕的决心签订了这份“生死状”:“如果空气污染(治理目标)到2017年实现不了,领导说了既是句玩笑话,也是句分量很重的话,‘提头来见’。

  环保部污防司副司长汪键这样评价它,“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重大突破,首次提出组织部门参与考核的要求。”“对于那些没有通过考核的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将会同组织部门和监察部门约谈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人,予以督促。

  25省立法防霾最高封存75%公车

  “大气国十条”颁布一年以来,据本报记者梳理统计,全国有25个省份跟进颁布了本省防治雾霾法规条例。此外今年有29个省级的地方两会政府报告中提及雾霾治理。梳理各省出台的雾霾防治条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几个共性的特点就是“报、罚、停、换”。即雾霾天气必须提前预报,启动相关预警预案,这在绝大多数省份的条例中得到体现,如北京今年3月24日就根据相关条例,发布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特别是重污染企业予以重罚基本上体现在各个省份的污染防治条例中,如辽宁省环保厅就根据相关条例首次给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葫芦岛开出5420万元的“雾霾罚单”;“”和“”,也就是在重度污染的情况下,工厂停工、车辆停驶,同时做好清洁能源的替换,减轻污染。

  此外,各个地方的立法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的不同呈现出一定差异性与亮点。如《珠三角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中就规定,重污染情况下,公车最高封存比例达到75%;河北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中则强调要削减1/3的钢铁产能;而北京则将“减少怠速低速行驶污染”首次入法。

  京津冀再迎三连霾或影响北京马拉松

  本报北京讯(记者 谢绮珊)昨天,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夜起,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等地将再迎雾、霾天气过程,局地有重度霾,个别时段空气污染严重,预计此次过程将持续至20日。此次雾霾天将适逢周末,很多人感叹大好的周末时光又要泡汤了。而北京马拉松比赛定于本周日举行,届时,将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名运动员分别参加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比赛,对此,有人大呼“选手惨了”。

  监测显示,近期,东北受秋收季节秸秆燃烧影响,空气污染较为严重,并形成霾天气,局地部分时段PM2.5达500。

  中央气象台预计,17日夜间至20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及陕西关中等地无明显冷空气活动和降水天气,近地面风力较小,大气扩散条件较差。其间,北京东南部、河北中南部、天津西部等地局地将有重度霾。北京地区将以轻度到中度霾天气为主,能见度一般在3~7公里,将有中度污染、个别时段会有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主要影响时段为19日至20日白天。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此次冷空气间歇期较短,污染物浓度和影响都不及7~11日。“20日夜间,受南下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雾、霾天气将逐步减弱或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