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一揽子举措向问题食品药品“开炮”

12.03.2014  21:34

    餐饮消费环节打“四非”、医疗器械“五整治”、百日专项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一系列严厉措施将于今年一一实施,切实清理整顿一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取缔一批“黑工厂”“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

  食品药品安全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大难题,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困难和挑战也越来越大,“地沟油”、食品非法添加、互联网宣传销售假劣食品药品等问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健康。我市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初级农产品污染严重,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状况令人堪忧;食品产业小、散、乱、差的局面也未根本转变,相当数量是“小餐饮”、街边店,从业人员素质低,无管理制度,无产品质量保障措施。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去年我市共查处各种违法案件751起,尤其是查处永新县的跨省销售假药一案,影响巨大,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净化了食品药品安全环境。2013年春季开展的餐饮食品安全“护校行动”,我市共计排查食品安全隐患357处,行政处罚立案11件,清理无证经营餐饮44家,白鹭洲中学食堂等餐饮单位使用过期食品违法行为受到严厉查处。

  药械安全监管的持续强化也是我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中的突出表现。据悉,我市去年抽验任务数量为1773批次,实际完成1892批次,还完成委托检验306批次。全市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4700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659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占总数的33%。记者还了解到,为期5个月的打击保健食品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四非”专项行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共检查保健食品企业近300家,查扣违法保健品1692盒,货值3万元,立案22起。市餐保所查办的保健食品违法经营案,被省法制办评为行政处罚二等奖。

  据悉,今年我市将重点打击食品药品领域假冒伪劣,开展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百日专项行动,突出抓餐饮消费环节重点食品和保健食品打“四非”;开展网上非法售药和信息发布整治行动,规范网上药品经营行为;开展打击虚假注册申报、违规生产、非法经营、夸大宣传、使用无证产品为重点的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切实清理整顿一批“黑工厂”、“黑窝点”,严惩一批违法犯罪分子,坚决制止不合格农产品和食品流上餐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