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娃(艺坛走笔)

14.06.2015  12:52
原标题:一方水土养一方娃(艺坛走笔)

我们生活在自然空间和文化空间两个空间之中。自然空间对文化空间形成了包容关系,特殊的文化总是形成、发展于特定地域的自然空间之中。

那文化又是什么呢?被普遍认同的是由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对文化的定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我个人对文化的理解是:一定群体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生活方式。“一定群体”说明了文化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会存在地域、民族、国家、年龄、性别、职业等方面的群体差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有用与无用、好与坏等性质上的判断,这些判断决定了同一或不同文化的人的态度和行为。“生活方式”则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以及宗教、信仰、哲学、艺术、科技等精神内容。

文化可以从“人化”和“化人”两个方面理解。“人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的过程及其结果。人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向自然投射,并对之加以改造,创造出不同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习俗。“化人”则指生活在特定文化空间的人,会受到濡化,并被改造成独特的文化人。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依据不同的自然空间和运用不同的物质资源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同时生活在这些文化中的人被逐渐地熏陶,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人格。农村的美术教育也是在“化人”与“人化”的文化关系中展开的。

开展和推进农村美术教育除了体现教育的公平,让每个农村孩子在美术教育方面不缺位,获得艺术的滋养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是让悠久的历史中积淀下来的优秀地域或民族文化获得传承,并活化在人们的心灵和日常生活中,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在农事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典型的农耕文化,由于向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农耕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或快或慢的改变,其速率取决于不同地域交通和信息的发达程度。信息化程度的高度发达,正导致传统文化的完整性被消解,许多农业社会的优秀文明在消失。工业化与城市化虽然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也引发了年轻人远离乡土,到城市打工,出现了农村的“993861部队”(老人、妇女和儿童)现象,压缩了传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农村,传统文化的“人化”和“化人”功能,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挤压下正在下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少儿美术教育的文化意义应当得到彰显。

美术属于造物活动,造物不仅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因此美术是最基本、最早的人类活动之一。美术同样具有“人化”和“化人”功能,美术活动也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在农业社会,美术活动涉及建筑、工艺(雕刻、染织、刺绣、陶艺、木艺、金属工艺、剪纸等)、绘画等活动,这些活动及其结果包含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人文精神。国家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融入了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其中也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比如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等,反映出这些传统价值的普适性和生命力。这些价值观以直观生动的方式体现在中国传统的美术形式中。特别是中国民间美术,虽然存在多元的价值取向,但其核心是热爱生活,由此衍生出尊重自然、健康平安、勤劳节俭、丰收富足、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生活理想和价值追求。因此,在农村实施有效的少儿美术教育有利于传承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使之适应中国人的现代生活。

毋庸讳言,并非所有的传统造物和传统价值观都能适应我们的现代生活,一旦发生特定的文化“人化”和“化人”的功能降低或者消失状况,农村的少儿美术教育的另一个文化意义——对文化的保护,便体现出来了。中国传统美术是数千年各民族辛勤创造的结晶,在与现代工业文明碰撞之后,其中的一些物品或艺术必然遭遇重创。例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百姓普遍购买实用价廉的鞋子,自制布鞋的现象骤减,这不仅使得造型和工艺被忽视或遗忘,也会殃及与之关联的刺绣。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民间的制鞋工艺和相关的刺绣工艺就有失传的危险,如此悠久的技艺轻易地消失实在令人遗憾。通过农村的少儿美术教育,引导孩子认知、体验并学习相关技艺,就能有效地保护岌岌可危的一些传统美术门类和样式。

农村少儿美术教育的意义是多重的,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其非常重要的价值之一。这种文化意义赋予了农村少儿美术教育强烈的存在感,对这种存在感,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而应该努力使之成为文化视野中充满活力的主体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

《 人民日报 》( 2015年06月14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