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证章揭开“绝密空港”故事

19.05.2015  12:21

吉安市的文物爱好者吴先生,日前在安福县收集到一枚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由遂川机场扩修委员会安福县民工总队颁发的民工证章。尽管该证章已经锈迹斑斑,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为打击入侵我东南沿海的日军,当时的国民政府空军指挥部准备在赣西修建一个军用飞机场,因地理条件和交通环境等原因,机场选址在遂川县东门外的砂子岭。该枚扩修机场的民工证章,见证了遂川机场修建和扩建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飞虎队”曾进驻 “第二国际机场

18日,记者看到,该枚民工证章呈椭圆形,系安福县民工总队颁发的第六号证章。尽管已经生锈,但其草绿的底色依稀可辨,字迹也比较清晰。吴先生告诉记者,前不久,他在安福县偶然从朋友处得知此证章,后来通过熟人将其买了回来,主要是为了让后人知道,不要忘记那一段被侵略的历史。

据吉安市文史专家介绍,遂川砂子岭飞机场又叫遂川机场,位于雩田镇岭上村一带。1941年5月中旬,该机场正式开工修建,长1.5公里,宽0.5公里,占地约2600亩,其中耕地300多亩,是抗日战争时期盟军的重要空军基地,曾被称为“第二国际机场”,陈纳德将军指挥的盟军“飞虎队”就曾进驻这里,中美空军曾多次联合对日机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机场建成后,中美空军从遂川机场起飞后,可轰炸东南沿海日军的军事基地,后因暴露屡遭日机轰炸而被迫放弃。

为何选择遂川建机场

为何会将机场修建在遂川县呢?吉安市专门收藏抗战文物、并长期关注抗战历史的81岁民间收藏家吴季良老人告诉记者,遂川县因四面环山,森林茂密,交通较为方便,也是吉安、泰和等地通往赣州的通道,其地理环境比较好。飞机在遂川起飞至南昌或浙江、福建沿海港口作战,返回遂川途中也不必加油,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将遂川城东门外5公里的砂子岭作为机场场址。1941年4月,国民政府空军指挥部成立了修建遂川机场工程处,随后调派了大批军需及军事工程兵、警卫部队到达遂川。

当时,为了修建飞机场,需要搬迁10多个自然村共计2700多人,居民分别迁往附近万安县的韶口乡、泰和县的白土乡等村庄。

吴季良说,修建机场时,有3万名福建等地的民工参与,但大部分都是吉安、泰和、万安、莲花、永新、吉水等地的民工,最多时人数达12万余人。1942年10月,该飞机场建成投入使用。

机场曾两次扩修

吴季良告诉记者,遂川机场扩修过两次,第一次扩建是在1942年12月,第二次在1944年2月,此次安福县发现的民工证章就是1944年那次的。第一次机场扩建,向南延长了500米,扩宽了150米,并加筑了跑道、滑行道、推排道、飞机堡垒、排坑等设施。第二次扩建是在1944年2月。当时征集了遂川、万安、泰和、吉安、永新5县的民工采运砂石。扩建后的遂川机场,占地2610亩,建有飞机库、武器弹药库、油库、防空洞(壕)、营房、招待所等设施。

从1942年夏开始,日机经常侵入遂川县城附近侦察修建机场情况,时不时用机枪进行扫射及投弹轰炸。曾参与扩修机场的民工彭俊芳老人回忆,有一天晚上,日机前来轰炸投下了一枚重型炸弹,落在民工居住的工棚里,当时就炸死200余人,重伤百余人。机场建成后,显示出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日军视为眼中钉,曾先后出动飞机455架,前来轰炸了103次,投弹1.5万枚,遭到中美空军的联手反击,日机被击落16架。

吴季良告诉记者,遂川机场是赣西南的一个重要机场,该机场的建成,尤其是后期“飞虎队”的入驻,严重打击了日军的空中力量,也迫使日军之后不敢贸然出动飞机轰炸。(记者彭晓华)

来源: 中国江西网-信息日报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