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棹碧涛话航道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散步在在章江两岸的人行栈道上,或者是站在城区的某一座大桥上,你会发现,在河中央两边,有一红一白两个圆形铁桶式样的东西漂浮在水面上,偶尔经过的几艘船,都往它们中间穿行而过,也许你们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为什么会放在那里,我可以告诉你们,这是指明船舶航行方向的浮鼓航标,它们中间的范围,就是船舶航行的通道,行业内说法叫:航道。
说起航道,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航道是什么,也许有人会说是飞机的航道。其实都不是,这里所说的是水上的航道,简而言之,就是船舶在水上通行的路。过去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发达,那时货物大都都是通过水路运输的。
赣州水网密布,大江大河,支流小溪,不计其数,航道从上而下,到万安大坝处截止,共有航道里程八百七十二点三三公里,也就是说需要设置航标的水路有这么长的距离。赣州,总的航道工人不过二十个左右。其中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有人说“航道人苦,航道人累”,我说“航道人苦,但苦有所获;航道人累,但甘于奉献”。航道工人在众多劳动者中默默无闻,因为我们长年累月工作生活在偏僻航标站房、航标艇内,山水机器油料航标作伴,远离闹市,坚持每天奔忙在水面上,维护航标,设标改槽,铲锈打漆,砍草除苔,披荆斩棘,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航道工人工作生活地方偏僻无闻,辛苦,经常不着家,孤灯单影。航道工作很少人知道,工作性质和强度的原因使得女职工几乎没有,基本为男性职工,找个对象谈个恋爱都很难,普遍都是三十左右才成家,那个年纪成家在过去的年代都是难以想象的。
赣江之险,有“九泷十八滩”之说,白涧滩、茶滩等河流湍急,礁石众多,一不小心就要碰穿船底沉船的,那里留下了多少航道人的辛勤和汗水。还有在贡江上,周边高峡多,奇石险峻,保不准山上就滚下来大石头,砸进江。以前在那些地方放标,是要冒着生命危险的。
老一辈航道人,他们顶着风雪,摇着木船每天天黑前点亮老式的煤油航道灯,天还没完全亮就迎着波浪吹熄,用竹篙测量着航道的水深,放着航标,勇敢地和险滩恶水相搏击,特别是在丰水期,几十年如一日,青丝走向了白发。他们每天早出晚归,虽然现在小木船换成了动力更大也更安全的航标艇,维护航道更安全、更快捷;虽然煤油灯换成了点灯,航标由竹篙换成了太阳能航标船灯,但几代航道职工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他们一直保持着,辛勤地守护着航道。
天气好,气温是舒适,乘风破浪的确是很惬意的快意之旅,正所谓“两岸风景看不厌,轻舟已泛百里水”。有句歌词唱得好:万水千山总是情。可是,在航道人眼里,万水千山,道是有情也无情。航道人,大部分时间可没有这么幸运。夏日炎炎,他们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却丝毫不为酷暑所动,尽情挥舞着手中的刷子、铲子,对船舶进行维修、打漆。尤其是船舱下那检修时的七八十度桑拿浴,一待就是一两小时,不是一般的好受。他们曾经开玩笑说,“进去前喝水重两斤,出来时脱水轻五斤。”严寒之中,他们顶着寒风,小心翼翼,脚踏寒冰,却丝毫不被寒冷所动,尽情舞动着手中的工具,有条不紊的测水位、盘铰链、放航标。他们朝伴露水、午行江中,夜伴航标,维护通航秩序,几十年如一日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守住寂寞和孤独,换来了的航道安全畅通。
也许有人会说,现在的高速公路等这么发达,内河水运落后了没船没货运了,我们不需要什么航道了。这话说得有偏颇,这世界上任何交通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能因噎废食。航道水运的占地少、运量之大,节约能源等的优势还没发挥出来,只是暂时没落。江浙沪粤这一带内河航道优势已经体现出来了,远的不说,我们临近的广东韶关,山区江河,河没我们赣州的宽,也没这么深,航道经过整治以后,集装箱千吨级的船舶已经可以自如通江达海了。他们运载的千吨货物,用半挂车要二三十台才能拉完,能耗消耗才是它们的三分之一,中间节省的时间、经济、人员成本还有很多。现在我们赣州的采、运砂船和各县分布的旅游船、渡船,大大小小还有一千多艘,经济发展需要它们,它们的航行需要安全畅通的航道。
千里赣江航道,大自然和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好东西,我们不仅要继承,也要发扬光大,可持续发展。 (省港航管理局赣州分局 罗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