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汪清水出玉峡

29.07.2016  03:11

峡江,千里赣江极狭处。地理位置特殊,境内流域水系发达,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4条、全长567.5公里,有中、小型水库124座,山塘1553座。

为确保一江清水出峡江,峡江县把生态作为该县的最大优势,把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作为特殊的政治责任,大力实施生态化战略,全力推进水环境治理工作,确保出境水质达标率100%。

河长治河:每条河都有了“管事人

7月11日,在峡江县注入赣江的主要河流沂江河畔,水边镇湖洲村支书习才生正带着巡查员在巡查“承包”河段。他是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一次,做好巡查记录并把发现的问题向上级“河长”反馈,及时清理拦河网、水面漂浮物。

虽然天气炎热,但看到村里的小孩光着屁股在河里戏水,小媳妇在河边洗衣洗菜,习才生非常高兴,他说:“河水越来越干净,来小河里洗澡洗菜洗衣服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今年,该县启动实施“河长制”工作,由县党政“一把手”担任一级“河长”,镇、村班子成员担任二、三级 “河长”,承包辖区大小河段,实行“包河治水”,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网格,对区域内河流“无缝覆盖”。 

如今,像习才生这样的河长共有86位,他们带领117名河道保洁员分段守护着全县567.5公里河道和124座小(二)型以上水库水质的治理。“巡河”,也成为各级“河长”的常态工作。通过“巡河”,全面完成河道污染现状的摸底调查工作,彻底摸清造成水质恶化的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生活污染源等分布情况,加强排污口整治。

该县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涂金生告诉笔者,以往,一条河流分上游下游、水里岸上、水质水量,治理部门多,权责不清,能管的管不好,该管的管不了。“河长制”解决了“唯水治水”、“多头治水”、“源流不分”的体制弊端。

事得有人管,还得有监督。在沂江各河段,笔者看到河道管护公示牌已竖立。“河长”的姓名、职责、整治目标、监督电话都在这上面,只要发现河流水质有问题,拨打一个电话很快就能找到相关责任人。该县将 “河长制”工作纳入县对乡镇、县直单位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对各乡镇、各单位实施“河长制”情况,每月开展一次月度调查,每季度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每年度进行一次考核;考核情况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考评、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

峡江县还根据各类数据采集,将河道水体、淤积、污水排放、环境卫生状况等信息全面登记造册,建立图表、文字、影像档案。“昔日垃圾满河无人问,而今水质变化有人管”成了峡江县实施“河长制”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