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国:一线城市能否成为高房价的最后堡垒

06.05.2014  11:23

  进入5月,楼市在传统的销售旺季中继续遇冷,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北京楼市成交量跌破历史新低。而不仅是北京楼市成交量同比创下较大跌幅,全国主要城市的楼市成交情况也不容乐观。五一北京住房成交量创2009年来最低值。上海楼市降价蔓延、交易量已连续4个月下滑。(5月5日中国网综合)

  关于我国楼市,房价的持续上涨是社会层面最容易得到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对于这个市场至关重要,这个信息的传递,可以营造出一个向好的市场预期,和一个投资的价值空间。我国房价一路走来,和这样的信息传递密不可分。但接受高房价的考验,或者承受高房价的阵痛,似乎正成为“举国”的揪心事。

  用房价上涨来作证我国楼市,越来越不现实。衡量一个市场的向好,价格的单一指标往往是“一厢情愿”,没有成交量的市场终究是场悲剧。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已经成为传说。北京四环的楼价在这个五一下滑40万元的市场格局,所传递出的冰冷,可谓楼市的无望和无助。

  一线城市是我国房价的风向标,也是高房价的最高所在,甚至是某些专业人士对于高房价的期盼所在。这一点在众多的场合均可以看到,甚至可以看到哪怕全国的房价都出现问题了,一线城市房价也会坚挺的说辞,而且言词厥厥,娓娓道理。事实看,我国多个地方的房价已经出现了问题。从一开始的鄂尔多斯、温州房价的崩盘,到杭州等城市的“马年一跳”;从鄂尔多斯、温州的“个别”现象,到杭州等城市的“差别”对待;从漫不经心,到市场恐慌,高房价一路败北的市场信号,无疑存留了更多的思考。

  一线城市能否成为高房价的最后堡垒?靠一些专业人士的大嘴已经没有效用,靠统计出来的“房价环比上涨”已经没有效用,市场对于高房价的接受程度,正渐渐变成现实。成交量的下滑是全国性的。我国楼市而言,一味追逐高房价,而忽略奚落成交量的社会价值承载力;而一味强调一线城市、资源优势的投资、投机成分,以期达到抓住市场购买欲望的营销方式,在高房价渐渐退去的潮水中,并没有促使市场的主题清醒。整体而言,社会看到的是“且退且坚守”的高房价之痛。

  讨论高房价,今年的争执比较惨烈,甚至有些人把这一讨论上升到了“国家”的高度。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那就是高房价的危害极大,所以部分人就把唱衰房价的人说成了“别有用心”,仿佛高房价是我国经济的“救命稻草”一样。

  房价高低可以说,但成交量是如何的说也难以为继。简单而言,价格价值已经远远背离市场价值的房地产市场,终究会穷途末路。期盼高房价的主,被蚕食到了一线城市,一线城市的高房价自然也成了这些人最后的坚守。傻子都知道高房价的危害,但我们做的更多的还是坚守,多个地方的“救市”心态依然是猴急的。以至于出现了“零首付”、“垫首付”的违规销售模式,也没有人愿意看到,更没有人出来纠正。

  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成交量创下了“新低”,北京四环的房价单套掉了40万,有必要再一次提问:一线城市能成为高房价的最后堡垒吗?遗憾的是,不能否定的是,还会有专业人士出来大嘴的解释一番,而且还有可能说五一买房的人都出去旅游了云云。有必要我们也把高房价这事放到“国家”的高度讨论,如果高房价的危害真的如洪水猛兽般到来,谁会站出来为这场行业经济灾难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