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文化的交流思想的碰撞

13.11.2017  12:09


         

  11月7日上午,蛟桥园5202微格教室迎来了第五期“腾蛟论坛”英语教学沙龙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来自一带一路国家——亚美尼亚的在我校就读研究生BellaVasilyan和HripsimeAghabekyan,就两国的文化渊源和背景进行了交流,2017年中青年英语强化班近20位学员老师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老师们感受了一次精彩的西亚和东亚文化交流的“文化之旅”。

  Bella Vasilyan和HripsimeAghabekyan首先基于外国人视角,展示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两位外国留学生从中国传统习俗与传统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对中国生肖、图腾、饮食与茶文化、汉语和武术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在她们眼中,生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性格,中国图腾“”被誉为水和天气的统治者,蕴含着祝福和力量,被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工艺美术创作中;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历史的积淀中日渐形成中国著名的“八大菜系”。中国地域辽阔,茶文化源远流长,各个地域的茶文化也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此外,两位留学生还就中国文化的感受,包括中国的哲学(包括儒学、道学等)、中国方言、中国武术等,与学员们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紧接着,两位留学生向在座老师全方位展示了亚美尼亚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亚美尼亚地处西亚,其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500年的Shulaveri-Shomu文化,由于地处欧亚交界处,成为丝绸之路上沟通东西方贸易的桥梁。因为历史上亚美尼亚曾被多个国家征服过,至今还可以在亚美尼亚看到各种文明留下的痕迹。亚美尼亚的宗教可分为异教时代和基督教时代两个时期,其建筑也因此呈现出这两个宗教时代的特色。除此之外,亚美尼亚的婚俗习惯、假期与饮食文化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亚美尼亚的风格多样的舞蹈、音乐与历史悠久地毯共同构成了亚美尼亚灿烂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

全英文的两国文化展示之后,老师们就西亚文化的特色向留学生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对比两国的文化,就文化的异同和文化现象后的根源进行了探讨。留学生和学员的热情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逐步升温,英语教学沙龙不时掀起一阵阵笑语,交流活动室里显得十分热闹。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历史、风土民情,是系列沙龙活动的又一次尝试,得到了学员老师们的赞同和支持,到结束时有些学员仍觉得意犹未尽。(文/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姜锐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