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中国芯” 十年资本路

10.07.2015  14:42

  今年6月,IT界传奇人物李一男用互联网概念打造了一款颠覆传统的小牛电动踏板车,经过15天京东众筹,创下了7200万元这一国内最好的众筹成绩,引发了网络热议。

  在这款设计精美的“小牛”身上,一只名为“天使眼”的车灯可谓亮点中的亮点。这只由晶能光电利用最新的硅衬底LED技术打造的“天使眼”,不仅造型简约、优雅,而且,相比传统车灯近光路面照度提升了25%,远光中心光强提升了30%,照射距离增长了20米,但功率仅为其五分之一。

  “小牛”之所以相中晶能光电,除了其独特的技术优势,晶能光电和李一男共同的金沙江创投背景,也无疑是把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推动晶能光电由此进入电动车车灯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回首晶能光电的成长历程,人们会发现,以金沙江创投为核心的各种资本力量,总是能像这次一样,把晶能光电不断推入新的发展空间。

  创投资本点亮“中国芯

  晶能光电的“独门绝技”——硅衬底蓝光二极管材料及器件技术,源自于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科研团队的突破。它实现了用硅替代蓝宝石或碳化硅作衬底,制造LED芯片,不仅极具成本和技术优势,更以其自主创新,打破了日美企业垄断蓝宝石、碳化硅衬底半导体照明技术专利的局面。但要让这颗“中国芯”成长到能与日美行业“权贵”分庭抗礼,还必须尽快实现产业化运作。2006年,一直在LED领域寻觅投资机会的金沙江创投,与江风益从初识到“恋爱”,最终“修成正果”。为此,联合Mayfield、Asia vest共同投资1000万美元,设立了晶能光电,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硅衬底LED芯片的产业化运作。为不断培育这颗“中国芯”,金沙江创投始终倾情投入,一年后又引来淡马锡和凯鹏华盈,注入4950万美元。2010年底,又一次找来IFC、海益得投资等注资5550万美元。

  有了创投资本的连绵雨露,尽管国内LED芯片市场近年来并不景气,但晶能光电却能凭借“独门绝技”,一路逆袭,收入利润连年翻番。2012年开始满产满销,2013年收入3300万美元,2014年收入6099万美元。与此同时,为不断壮大硅衬底LED阵营的声势,晶能光电还借助资本的力量孵化了晶瑞光电、晶和照明等多家企业,从而形成了规模达12家企业的硅衬底LED产业集群,覆盖了“外延—芯片—封装—应用”的全产业链。2013年和2014年,产业链不断膨胀,先后突破10亿元和20亿元销售规模,今年预计达50亿元。此外,晶能光电还申请或获得国际国内专利23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147项,拿到了硅衬底LED走向世界的“门票”。

  十年磨砺,晶能光电硅衬底LED技术在今天终能昂首国际市场,与蓝宝石、碳化硅技术实现三足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