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辉:处罚“职业乞丐”不妨再重些

30.10.2013  18:25

  上海警方通报,今年以来共抓获地铁乞讨人员3.25万次,有5600人受行政处罚。目前上海的职业地铁乞丐达约200人,以老弱病残为主,其中有20多人被收容达100多次。他们并非没有钱,月收入大多上万。(10月27日人民网)

  咋一看到这条新闻还真有些不敢相信,在如今社会,会成为乞丐按说应该是没有什么行为能力、身体有残疾、智力有障碍等无法通过劳动谋生者才对,他们应该是这个社会最底层最穷困最需要帮助的人群,怎么可能收入能赶超一般白领,是不是抓错了弄混了?仔细一了解才发现,原来现在的乞丐不是只乞讨混温饱而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富有同情心的国人都不在意用10块8块的小钱来给予他人帮助,正是这些看似微小的馈赠,使得这群人生活之精彩之高端远超常人。钱来得又快又简单,所以这帮人放着正经工作不愿做,有组织有计划地打着乞丐幌子,衣衫褴褛、扶儿携女、老弱病残齐上阵,假装可怜者骗钱、利用可怜者赚钱、制造可怜者捞钱,他们无原则没品德,皮厚、心黑、血冷,千方百计骗取大众同情心,挖空心思吸取民众血汗。钱骗到手后他们有的街头征婚找处女、有的随身携带港澳通行证护照、有的开豪车包二奶养小蜜、有的在上海买房两三套。前后两厢对照,净显大众“天真”可笑。

  先贤教导我们要做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成为有好名声、对社会健康发展有帮助有贡献的人。可在社会高度发展、传统文明遭受各种西方文明冲击的今天,国人的观念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守此八项美德者寥寥无几,“爱惜羽毛”成为笑话,“笑贫不笑娼”“一切向钱看”的理念大行其道。社会很现实,人人都需要钱,赚钱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为了钱可以没有底线。身为群居的需要社会行为的高等动物,即便不可救药到做不到孝顺父母、做不到兄弟友爱、做不到尽忠国家、做不到言而有信、做不到恭敬有礼、做不到见义勇为、做不到廉洁奉公、做不到自尊自重这些“强人所难”之举,但起码得具备身为“”最平常的羞耻心和最基本的道德吧。如此不顾一切只为利益的把大众同情心踩在脚下,不但显得其品德无下限,更拉低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底线。

  这些为了眼前些许利益放弃了为人最基本道德者,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信任危机,给社会带来动荡不安,是和谐社会中的一粒“老鼠屎”,民众对此应谨之慎之,尽量不给其可乘之机。相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对此等害群之马,普通行政处罚略显温柔,否则也不会有“收容100次”之事。因此,必须加重处罚,狠刹此等歪风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