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子以发丧葬费为由骗6.6万余元 家属疑信息泄露

18.06.2014  13:02

吴先生提供的2份手写证明,他认为第一份证明泄露其个人信息的嫌疑大

父亲因病去世后,原本还沉浸在悲伤之中的吴先生一家人又遭遇电信诈骗,被自称是“国家财政信息中心”的骗子以发放丧葬费为由骗走6.6万余元。事发后,吴先生向警方报案。一家人在等待警方破案的同时,也不禁发出疑问——骗子是如何知道自己父亲病亡和个人信息的?

给大家提个醒,接到发放丧葬补贴的电话千万别轻信。”昨天,吴先生向本报反映,在其父亲过世后,一名自称是“国家财政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男子以要向其发放8600元丧葬费为由,在对方准确报出吴先生及其父亲的各种信息后,吴先生在对方电话遥控下汇出了6.6万余元。意识到被骗后,吴先生认为自己的个人信息是在为父亲办理后事的过程中被某些机构或是个人泄露了。然而,办理后事过程中会涉及到的两家机构——医院和殡仪馆都对此进行了否认。

父亲去世不久 接到“丧葬费补贴”电话

6月8日,吴先生年近九旬的父亲因癌症在首钢医院去世,医院为去世老人开出了“居民死亡殡葬证”。两天后,吴先生一家人在八宝山殡仪馆将老人的遗体火化。在火化老人遗体之前,吴先生将“居民死亡殡葬证”复印了4份,由自己和姐姐分别保留2份后,将原件交给了八宝山殡仪馆,同时领取了火化证明。一天后,他回到首钢医院领回了老人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6月12日上午10点30分,吴先生接到一个归属地为北京移动的手机号码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一名自称是“国家财政信息中心”工作人员的男子告诉吴先生,因为其父亲去世,有一笔8600元的丧葬费将补贴给吴先生,对方还准确地说出了老人去世的原因和去世前所住的医院。

来电者称可用ATM机领取丧葬费

但是,当时他报出我姓名时,说的是关先生,我还纠正他说我姓吴。”吴先生说,该男子在和吴先生核对完个人信息后,留下一个北京的座机号,要求吴先生和对方联系领取这笔款项。由于父亲刚刚去世,再加上对方除了姓氏报错之外,其他的信息都和吴先生的个人信息一致,所以吴先生并没多想,就按照对方提供的座机号码打了过去。

电话接通后,一名女性接线人员称吴先生可以直接到银行ATM机上去办理业务。“当时我还在嘀咕,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都不用去人家单位,直接就可以在银行收钱。”吴先生说。

电话遥控骗取6.6万余元

随后,吴先生和妻子来到了银行,再次拨打了对方的座机号码,并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

吴先生回忆称,当时对方的接线人员让他把卡放进ATM机中,在完成密码输入后,对方要求其按下转账按钮,并输入了5000、20000等数字,接着又输入了一串长数字,随即对方语气十分急促地要求吴先生连点三次确认键。由于被对方急促的语气催得不知所措,吴先生也没来得及看清ATM机上显示的内容,就立即点了三次确认按钮。

紧接着,对方又让吴先生查询账户余额,可吴先生发现并没有一笔8600元的汇款入账,于是对方称可能是吴先生的卡不在其服务范围,让吴先生再换一张银行卡操作,吴先生就换了一张银行卡按照对方指示再次操作。

就这样,从6月12日中午11点24分到12点27分,吴先生连续用三张卡按照对方的指示进行了操作。直到对方让其再次换卡时,吴先生这才起了疑心,打开手机发现绑定的银行短信陆续发来汇款通知,自己已分7次向对方一个6212开头的账户汇出了6.6万余元。

意识到被骗后,吴先生赶紧报警。

说法

丧葬补贴需居民申请

主动发补贴者不可信

本报讯(记者 李泽伟)2009年,北京市民政局制定《北京市城乡无丧葬补助居民丧葬补贴办法》,规定具有北京市户籍、且未享受北京市其他丧葬补助费待遇的居民,均可据此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丧葬补助。居民死亡之后,由经办人到亡者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申请丧葬补贴。

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丧葬补贴有自己的办理程序,一般是由逝者的家属拿相关证明材料到相关部门办理,“需要自己去办,自己不办应该没人来主动让你办”。因此,对于有人反映在未提出申请前接到主动要求发放丧葬补贴的电话,该工作人员表示这可能是骗子,“之前我们也有群众反映类似情况,建议市民别轻信,以免财产受到损失”。

质疑

殡仪馆及医院是否泄露个人信息?

被骗至今,吴先生怎么也想不明白,父亲去世的消息以及自己的个人信息,对方是如何知晓的呢?

疑问

谁泄露了我的个人信息?

在仔细梳理了自己被骗之前的经历后,吴先生觉得,骗子很可能是从某种途径得到了那张写着这些信息的“居民死亡殡葬证”。在这张单据上,由于是医护人员在老人去世后手工填写的表格,因此在死者姓名和吴先生姓名的两栏中,“”因为字迹潦草,看起来有些像“”。所以,吴先生怀疑,骗子可能是通过什么途径看到了这张单据,才会在打电话时错把吴先生称为“关先生”。在这张单据上,除了有吴先生和父亲的姓名外,还留有吴先生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死者身份证号码、死亡时间、死亡地点和原因等诸多详细情况。

北青报记者发现,除了这张“居民死亡殡葬证”外,另外一张“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也是手写,并且在姓名一栏中的“”看起来也有些像“”。

相比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单据,吴先生一家则更倾向于是送到殡仪馆的“居民死亡殡葬证”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吴先生认为,“居民死亡殡葬证”在送到殡仪馆、火化等过程中是一直在使用的,原件也交给了殡仪馆,而死亡证明在开具后一直留存在其手中,该单据上手机号码也因为字迹潦草不容易辨识。

回应

殡仪馆及医院均否认泄露信息

针对吴先生的疑问,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致电八宝山殡仪馆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殡仪馆不可能将死者家属的个人信息外泄,“我们这边的工作流程特别规范,不可能出现泄露信息的事情。

另一边,首钢医院肿瘤科的医护人员也表示,医院不可能将患者家属的个人信息透露出去。随后,北青报记者询问是否存在泄露患者家属信息的漏洞时,该名医护人员则向记者提供了另一个电话号码,让记者向对方求证,但记者多次拨打该号码均无人接听。

此外,北青报记者多次拨打当初联系吴先生汇款的手机号和座机号均无人接听。但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其中的座机号码时,北青报记者发现有网友在今年3月6日的时候,在论坛中发帖称,有陌生来电致电其本人,称买车可享受国家环保补贴,也让他拨打了这个座机号码。电话那头的人对车主的身份信息、新车的车牌号都知道。发帖人也在质疑,到底是谁在出卖车主的信息?

本版文并摄/见习记者 池海波(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