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启东:举债70万修雕塑病根在政绩观错位

10.11.2014  13:27

  昨日,陕西省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部分村民反映,在本村没有任何村办企业,也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情况下,村委会举债70余万,修建一座进村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该村党支部书记接受采访时称,河北村要打造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而这些面子工程是必不可缺的,否则很难要到上级部门的拨款和援助单位的支持。(11月9日《华商报》)

  读过这则消息,不仅又让人联想起一些地方为了搞形象工程,不顾实际情况,大兴土木,建广场、扩马路、建豪华办公楼,有的地方还留下了一大堆半截子工程,甚至有的工程没有完工就要拆除。比如,云南河口的“文化长廊”,广西柳州的柳宗元铜像,安徽萧县的闲置“政府办公楼”等等,都和凤翔县田家庄镇河北村的仿古牌楼和铜牛雕塑一样,是典型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追根究底,是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所致。有些领导干部错误的政绩观,催生了错位的领导干部考核体制,也催生了众多应景荒谬理论(如“破窗效应”等学术垃圾)的出笼,让一些官员只顾上级领导看得见,不顾对群众利不利,上级领导满意,自己工作就有能力,就可以提拔。如,被称为“季挖挖”“满城挖”、“推土机市长”的季建业,“拆迁大佐”沈培平,“拆城书记”李春城,他们边搞形象工程边升,边腐边升。这种靠形象工程的升迁之道,也形成了一种不良的用人导向。

  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危害极大,一直为人们所诟病。他们常常打着“民生”幌子,建设一些形象工程、奢华工程、浪费工程。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越穷越要摆谱。田家庄镇河北村就是一个没有任何企业的贫困村,却不量力而行,摆花架子、搞面子工程。按理说,河北村举债70万修牌楼和铜牛雕塑,肯定得到了镇领导的同意或默认,即使没有,也是在镇党委政府的监管之下修建,很明显,镇村两级都有责任,也是政绩观出了问题。尤其是河北村村支书竟拿“为了拨款”当挡箭牌,当举债70万修牌楼和铜牛雕塑的理由,真让人可笑。

  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浪费的是纳税人的钱,损害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失去的却是民心。因此,党中央国务院三令五申严厉禁止和查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笔者认为,要杜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务必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一要加强领导干部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群众观念,多为群众的利益考虑,少为自己的提拔着想;二要建立健全并落实好基层民主决策机制,不能个别领导说了算,镇村两级重大事项要请群众参与讨论或听证,让民主决策落实到位;三要实行重大决策责任终身制,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才能遏制乱表态、乱决策现象发生。惟如此,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才会无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