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吉良:“预付卡”天生怪胎祸害人

05.03.2014  11:15

  近日,央视证券资讯频道《财智汇》栏目对现行预付卡侵占消费者权益,违规操作,增添客户使用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报道,北京华联集团、北京美联臣、俏江南等知名企业上榜。(3月3日新华网)

  提取“预付卡”,消费者并不陌生,常见的除有商场超市、美容美发、餐饮健身外,那些所谓的代金券、年卡、会员卡、储值卡、电子券,虽马夹不同,但预付款,后消费的模式“殊途同归”。

  本来早在2012年9月,商务部就颁布过《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对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发行预付卡,以及企业发行预付卡的总额,预收资金的投向有明确限制,但实际上,对于发卡企业来讲,是有法而不依,且异化为一个个“美丽”的陷阱。

  如有的玩失踪,用非常优惠条件吸引消费者办卡后,商家以关门等方式“玩失踪”,事前不告知会员,也不退还剩余金额;有的变相“玩点子”,用甜言蜜语骗消费者购买优惠卡,但持卡消费金额比现金付款还高;有的玩擅自改变服务内容和承诺、强制消费、设定范围、诈骗外逃等。

  为何那么多人当初“愿意上当受骗”,因为“预付卡”天生就是个怪胎。如有一些企事业单位为职工发福利发“预付卡”的;有一些企事业单位拉关系,充值“预付卡”当礼品送人情的。直到发展为各种各样的代金券、年卡、会员卡等等,无不与“公款消费”、“变相贿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有人不花一分钱就能收到各种各样的消费“预付卡”,有谁还较真商家“玩花样”。久而久之,商家的胆越来越大。而且当一些玩卡人群出现的时候,必然让其它普通消费者也参与其中,因毕竟“预付卡”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也有便利的一面。

  如今反腐倡廉力度大,公款玩“预付卡”的少了,但不少人也习惯了这种消费方式。反倒又异化成了不良商家投资融的工具、侵占消费者利益的工具。可以说,“预付卡”天生怪胎祸害人。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这也成了不少企业走上曝光台的时节。加之,全国“两会”的召开,我相信在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议提案,一定会有许多新意,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