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之夜年轻人玩嗨 商家:成为一种减压的方式

02.11.2013  03:35

万圣节,商家营造“鬼气氛”。本报记者 李志华 摄

10月31日是西方的万圣节,即俗称的“鬼节”。在各路商家南瓜灯、鬼面具和新奇营销的引领下,省会大批年轻人过了一个够嗨的鬼节,吃吃玩玩搞搞恶作剧,不仅驱散了初冬的寒意,也让平时的压力得到足够的释放。

多家商场、购物中心早早打出了万圣节的旗号,有的给服装模特戴上了小鬼的面具,有的在墙上贴上了万圣节的贴图,有的挂出南瓜灯,有的请来艺人用气球现场制作各种鬼玩具送给小朋友,不过,商场的“鬼气氛”多设计成精灵、俏皮的形态,并不恐怖,因此很受年轻人的欢迎。

最热闹的当然是吃、喝、玩、乐俱全的购物中心,勒泰、万达的万圣节营销都做得红红火火。记者昨日19时在万达看到,一楼共享空间正在上演一场PARTY,几个年轻人跟着音乐节奏跳着鬼步舞、街舞,引来大批顾客的围观。餐饮区的不少餐馆排起了长队,戴着孔雀面具的营销员在门口发号;有的餐馆门口干脆贴出了很夸张的鬼脸。据记者观察,万圣节当晚的中餐比西餐火,最火的是“麻辣口”,麻辣香锅、麻辣火锅、麻辣烤鱼、麻辣虾、麻辣蟹……个个受欢迎。

昨晚的电影院“鬼气森森”。在万达电影院门口,刚刚上映的3D灵异巨制《诡婴吉咪》正在大做宣传,摆着看起来有点恐怖的海报、鬼面具。在金棕榈和博纳等省会其他几家电影城,鬼片都是万圣节的主打,主要上映的是《诡婴吉咪》和《冷瞳》。

一家KTV会所的老板说,现在的年轻人面临很多压力,在工作之余,他们很愿意把万圣节的“搞鬼”作为一种减压的方式。而且,类似于万圣节这样神秘又维持在可接受程度的整蛊、搞怪,也越来越成为都市生活的轻时尚。 (记者 刘文静)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