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以绿色打造江西最美旅游名片

14.10.2015  18:26

生态好旅游旺人健康


  江西省万年县今年被评为江西十佳旅游县、江西最美旅游名片。这是他们围绕稻祖故里景区建设、全面保护生态的结果。全县不断深化“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发展战略,以南昌后花园生态功能区建设为载体,保护真山真水,依托山、水、洞齐全和红色的旅游资源优势及负氧特色,做大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全力发展生态旅游。


   全方位保护原生态


  万年县景点多,他们对生态全方位保护,形成景区周围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景区主要有仙人洞遗址、吊桶环遗址、神农宫、龙泉湖、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荷桥贡米原产地、湖云珍珠养殖基地、青云塔、荷溪古村、大赦庵等。景区荟萃了大自然的形态美、动态美、色彩美、声音美和朦胧美,具有新、奇、灵、秀、幽、险等特点。2012年11月,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公布,万年县神农源风景名胜区在名册中。


  通过考古,人们在仙人洞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推前至公元前1.2万年~1.4万年前。于是这里成为世界稻祖故乡。


  神农宫景区全长1万余米,落差300余米,尤其长达248米的神农河纳山川之美,溶奇峰之秀,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地下河”。洞内各类钟乳石品种繁多,琳琅满目,质地纯净,色泽如玉,景观十分丰富,具有新、奇、灵、秀、幽、险等特点。由黄龙坑至杨家坞两旁,树木林立,古木参天,品种繁多,以阔叶林为主,辅以松、杉等针叶林和竹林,形成一道浑然天成的生态风景线。在众多的珍稀古木中,十多株桂花树和古枫树达到了千年树龄,其中一棵古桂达到万年树龄,树干直径达1米余,成为古木的活化石。


  在黄龙坑山径边的枫树林中,有3棵古枫并排而立,树干笔直挺立,直冲云霄。在上世纪30年代,赣东北苏维埃红军战士常盘桓于龙泉山上,经常在此树下练习、歇息,因此,当地百姓亲切地把这3棵古枫树称为“红军树”。


  由于保护得力,不少通往景点的路成为风景线。由孚龙庙至黄龙坑的路上溪流、竹木、怪石、幽谷交织,古树参天,枝繁叶茂,藤蔓缠绕。尤以兰草品种繁多,香飘幽谷。幽谷内野果多,杨梅、山楂、猕猴桃、枇杷等天然野生水果比比皆是。在草树林中,野鹿、山鹿、獐、兔、野猪、竹鸡、雉鸡等珍稀野生动物穿梭出没,形成一派原生态美景。


   最严的环境保护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就是支持旅游,就是发展旅游,但必须动真格,真刀真枪。为了保护旅游景区周边环境,县里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违规的单位和个人采取最严的处理措施。如破坏景区环境者,终止财政拨款,拿掉负责人乌纱帽等。


  负责招商引资工作的县委副书记吴树俭严格把关,拒绝了不少污染项目,为旅游堵漏开道。不少乡镇还订出乡规民约,以此来保护环境。


  同时,景区建设服从环境和生态的大局。各景点都从自身做起,自觉保护环境。如神龙宫景点调暗灯光,既节约能源,又保护溶洞安全。


   打造生态化人居环境


  建一处美景、保一方净土、富一方百姓。万年县突出生态、休闲、养生等生态主题,坚持集约、整体开发,着力打造徒步健身、森林疗养、原始探秘自然生态旅游;推进稻作生态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农作体验、亲水娱乐、乡村休闲旅游度假;着力建设田园观光、 “醉山野”原生态文化休闲区,打造魅力生态,进行溶洞、稻作探秘。


  以发现美、展示美、提升美为主题,开展文明导游、文明游客、文明经营户创建活动,加强景区生态文化建设,以山水秀丽、空气清新吸引游客,以淳朴的乡风、文明的服务留住游客。着力推介体验原生态、寻梦稻祖路、赏地质奇观、浴负氧离子等旅游线路。每年前来山村旅游观光、度假、疗养的游客不断增加。


  目前,全县正在围绕原生态最美山乡目的地创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力争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休闲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万年县水稻正在开镰收割,不少人前来祭拜稻祖,下乡割稻,创新了旅游形式。分管旅游工作的副县长颜红霖讲述了生态与旅游融合的辩证关系。她说:“有了生态文明的主线,就会带动旅游发展。生态引领推动旅游,旅游支持和保护生态。所以我们提出,寻稻祖问道宗,追陶根索瓷源,都要在生态文明的主线下进行,这样才能开花结果。环境文化和生态理论的浸润,孕育着更多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穿城而过、如诗如画的朱溪河已备好游轮,期待人们登船来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