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斤鱼苗死亡 养鱼户维权难

26.08.2016  20:43

江西广播网8月26日讯:
这几天,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马塘曾家村的养鱼户曾志镒急得团团转,因为他家鱼塘里的鱼苗连片的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呢?吉安台记者康美权报道:
 
记者今天来到曾志镒的养鱼基地,远远就看到宽阔的鱼塘早已变成白茫茫一片,大量死亡的鱼苗漂浮在鱼塘边。粗略估计,死亡鱼苗1万斤以上:“像这样损失,光鱼苗饲料成本至少10万块钱。
曾志镒从2009年开始养鱼,承包鱼塘的水域面积有100亩,出现如此严重的死鱼事件还是第一次。他怀疑是前天往水里投放的鱼药出了问题:“前天上午拿着他这款药,按照他的说明去打。就按照他说明的用量去用的。当时也没有去减量也没有加量。有两个塘用了。
这款名为“纤车净”的鱼药由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曾志镒用它来防治时下最常见的虫害——车轮虫,第一次使用这种鱼药,没想到就出问题了。事发后,吉安市渔业局水产高级工程师谌学珑就带人来到基地,对鱼塘水质和鱼体标本进行了采样检查:“根据他品种的死亡情况,这就是药害性中毒,也叫药害性的损害。
而在这款“纤车净”渔药的包装袋上,谌学珑发现,上面标注的是:水质改良剂:“他打的是水质保护剂,实际上是一种药,像这种药按道理要有个处方提供,厂家他打擦边球。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不掌握它的剂量,包括天气气候的情况,一旦疏忽就会出现损失很大的情况。
鱼苗大量死亡后,曾志镒也第一时间和北京渔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取得联系,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如果相关权威部门出具的资质报告属实,公司会承担责任:“一定要有国家有资质的部门权威出具的资质报告,如果确实是公司的产品造成草鱼的死亡,那我们绝对认可的。
而谌学珑提示,公司的答复看似可行,实则还有猫腻,因为要出具公司认可的检测报告,在实际操作中可行性很低:“从某种意义处理这种纠纷事故,往往是无头绪的,包括他这个产品里的含量,主要成分,都还模糊不清的情况下,确实对养殖户来说困难很大,甚至对职能部门检测部门的难度都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