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万毕业生迎战“更难就业季”

30.10.2013  18:24

   10月26日,江西省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就业洽谈会高职高专类专场招聘会在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随着高校校园招聘会的举行,预示着新一年的毕业生就业季已经到来。对于2013届的毕业生而言,“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言论并不鲜见。然而,201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数量有增无减,这意味着2014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一毕业就失业”的氛围笼罩着职场新人。而这对于25万“准毕业生”来讲,无疑是雪上加霜。

   记者获悉,为了破解就业困局,我省教育部门、高校、毕业生都已经提前开始迎战,以确保在“更难就业季”中成功就业。

  就业现状

  毕业生有增无减就业形势更严峻

  记者从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获悉,2014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5万,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有13万人。而被称之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届毕业生的数字为24.9万余人,也就是说,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更为严峻。

  目前,包省内外各大知名企业已经开始陆续进驻昌大、师大、交大等省内各大高校。“准毕业生”们四处投递简历的同时,在一些高校BBS上,一些同学也开始搭伴进参加笔试和面试,不少同学不断发帖,反复求证面试时间,以确定自己是否被刷掉。不少学生认为,就业形势更严峻,必须把握好每次机会,以防明年被“剩下”。

  10月26日,江西省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系列就业洽谈会高职高专类专场招聘会在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举行,366家用人单位参会,3万个岗位供5000名学生选择。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会开场不到一个小时,主办方在展示台上放置的大量招聘资料就已经被求职者“抢光”。不少岗位虽然待遇不高,但依然有众多求职者投递简历。

  就业调查

  省会城市成就业首选

  记者近日在高校以及招聘会上对部分2014届大学毕业生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的首要打算,是找到与大学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而国有企业是本科生和高职生最理想的目标,硕士生则钟情于政府机构或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现实中签约大户的民营或个体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则相对较低。2014届毕业生中,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就业的人数已大幅缩水,超过半数受访的学子希望签约“其他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招聘“门槛”增加就业难度

  教育部和国务院办公厅接连下发通知,明确规定“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要求,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然而,记者发现在现实招聘过程中,很多企业的招聘公告都注明了仅限本地户籍或者本地户籍优先。此外,部分岗位还还有性别、相貌、身高、疾患等要求,诸多门槛成了就业路上的“拦路虎”。

  “按照岗位体检要求,我全部达标,但还是被用人单位拒绝了。”求职过程中一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抱怨说。对此,省内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尽管国家有相应规定,但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一些歧视性的规定不可能短时间改变。而在性别歧视方面,该主任表示,保守估计,今年他们学校女生就业率比男生低20个百分点。

  就业举措

  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理念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张爱萍表示,为做好江西省2014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省教育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辟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智力密集型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的新渠道。并将联合省内各高校切实做好就业服务,持续开展招聘活动,努力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信息。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等群体的援助和帮扶。同时,将积极引导毕业生进一步转变观念,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需要,主动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就业。

  13场就业洽谈会密集赶趟

  为应对就业季,10月至11月,江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联合各高校将集中举办13场供需见面活动,全省毕业生均可免费参会求职。

  工科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0月14日

  高职高专院校洽谈会 10月26日

  工程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2日

  综合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8日

  独立学院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9日

  吉安区域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9日

  财经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15日

  陶瓷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16日

  医药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23日

  九江区域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23日

  赣州区域高校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23日

  农科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24日

  师范类毕业生专场就业洽谈会 11月30日

  高校对策

  高校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面对2014年严峻的就业形势,我省各高校都在积极引导毕业生顺利就业。记者从华东交大获悉,该校与南昌地铁、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郑州铁路局等10多家用人单位合作,以“地铁班”、“2+1”、“3+1”等方式进行订单培养,实现了学生提前就业。2014届铁路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铁道通信信号等专业的学生已全部与用人单位签约。

  经管学院统计学专业的董湘平,凭借土木工程双学位成功与中铁八局签约。谈到自己的就业经历,董湘平深有感触地说:“在大一时得知可以选修双学位,综合自己的兴趣、今后的就业前景并咨询了老师和同学而决定修读土木工程双学位,也是土木工程双学位帮助我找到了工作。

  据统计,历届毕业生中,修读双学位(专业)的学生就业率远高于该校当年平均就业率。

  “学校每年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及用人单位的意见反馈,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适时、恰当地调整在校大学生的课程设置、做好教学改革,以便于对接市场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毕业生。”该校招生就业办主任闵伸说。

  就业导师引领学生成功就业

  江西理工大学从新生入学第一天起配备就业导师,就业导师对口指导学生的专业、成绩、个性特点、能力倾向等,为其提供个性化就业指导。当这一批毕业生临近毕业时,就业导师则成为“牵线人”,将毕业生推销至最合适的用人单位。“大学新生对于日后就业毫无方向感,大学四年很容易偏离方向,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从入学第一天开始就能够找准定位,用大学四年时间练就出‘就业’本领”,该校就业导师欧阳鹏告诉记者。

  “预就业”模式是该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项新举措。该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杨同学已经在广州东信达计算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上班一年了。他告诉记者,能够提前一年就业,得益于大二时与企业签订了“预就业”协议。据了解,为了帮助毕业生就业,江西理工大学与诸多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优秀人才的“预就业”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该校全日制二、三年级本科生可定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和实践,实习合格者可直接或待毕业时直接录用。

  ■李彩艳、王锋、记者黄小路 文/图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