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三举措广集民智 为教育实践活动开好头

07.03.2014  17:22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中,共青城市紧扣先导区建设,坚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通过“心连心”调研“零距离”、“面对面”座谈“零误会”、“背靠背”纳谏“零障碍”三项举措,开展多种形式的征集意见建议活动,摸准党员和群众对开展活动的诉求和期盼,为活动顺利开展做足准备。

    “心连心”调研“零距离”。由市领导班子成员带头,结合市情和各自分工,组成12个调研小组,集中一周时间,集中精力,以“六查六看”为载体,即采取查思想,看领导干部宗旨意识强不强;查作风,看干部形象好不好;查方法,看工作效能高不高;查机制,看工作运行畅不畅;查创新,看工作闯劲足不足;查廉洁,看自律要求严不严的方式,重点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四风”问题。调研组深入乡(镇)村(场)、街道社区、工厂车间、商务楼宇、基层站所等生产和工作一线,通过上门座谈、约谈、访谈、问卷等形式,真正做到扑下身子,沉下心来,与党员谈心谈话,与群众交流交心,广泛听取群众诉求,掌握社情民意。调研活动开展以来,累计走访企业58家,村场(社区)45个,发放问卷调查5000份,上门座谈、约谈、访谈群众1100人,征集“四风”问题意见建议68条。同时,在调研走访过程中对基层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进行总结、加工、提炼,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共收到调研报告25份。通过“心连心”调研活动,进一步增进了党员干部与基层的感情、拉近了党员干部与一线的距离、密切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联系。

    “面对面”座谈“零误会”。坚持开门搞活动,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社会管理创新、加快推进“共青先导区”建设以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改进干部作风等方面广泛征求各界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建议,共组织开展了部门负责同志、企业家、两代表一委员及群众代表、老干部、社会组织代表等各类座谈会28次,开展镇村“两个层面的谈话”64次,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召开服务对象座谈会12次,让大家有话当面说,有意见当面提。同时,结合春节期间走访慰问和扶贫帮困等活动,通过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群众,各基层党组织深入帮扶单位“边走访慰问,边征求意见”的举措,“面对面”听取老党员、老干部、服务对象和困难群众对重点项目、民生工程和开展活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54条,为“建好先导区、率先奔小康”广集民智。

    “背靠背”纳谏“零障碍”。坚持问计于民,畅通电视、电话、网络、网格、报纸、短信、口头、文字等各种信息反映渠道,先后在共青城电视台、《共青城报》开辟了“群众心声”专栏,建立了“我为共青发展献一策”短信平台,在社会网格化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开通了“民事直通车”等,发动大家踊跃参与、积极建言。特别是专门在共青城市党建网开通了以“求计问策、建言献策、为民务实”为主要内容的“我说共青事、先导我先行”专页,设置了意见建议提交、办理、反馈系统,让群众不受时间限制、不必走出家门、不用担心脸色就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意见和诉求。对收集的意见建议实行“一天一收集梳理、一周一汇总交办、一旬一督查通报、一月一调度落实”,对办理过程全程跟踪督促,反馈告知,公布结果。开办仅7个月以来,就收到意见建议52条,为下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来源:九江日报 作者 刘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