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打造“江西旅游示范区”号角嘹亮

26.02.2014  17:48
   10年探索起步,10年稳扎基础,10年跨越发展,三清山风景区,用30年的汗水与智慧,用三清山人特有的胸襟、灵性、精神品质,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风景区逐步打造成拥有世界级品牌的旅游目的地。刚刚过去的2013年,他们交上了令人振奋的答卷:生产总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待境内外游客、财政总收入、旅游综合总收入增幅均超20%,尤其是旅游全面领跑上饶,旅游增幅居全省前列。

  三清山风景区在2014年进入“而立”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三清山风景区以省委、省政府“旅游强省战略”、上饶市“将旅游业作为第一位产业来抓”精神为指引,依托政策叠加释放的优势、独一无二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业内领先的品牌优势,不断深化旅游改革,用责任与担当,吹响了“将三清山打造成‘江西旅游示范区’”的进军号角,并迅速掀起建设“江西旅游示范区”的新热潮。

  如何将“江西旅游示范区”建成、建好、建出精品、建出实惠,三清山风景区党委书记刘书宗表示,用国际视野和世界理念为建设旅游示范区谋篇布局。他说,在保持“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底线,确保“保护——开发——增值——保护”良性生态循环的基础上,三清山着力加快绿色崛起、打造生态旅游示范区,激发发展活力、打造观光度假融合区,融入高铁时代、打造投资创业热点区,聚合营销力量、打造文旅融合试验区,提升幸福指数、打造安居乐业和谐区。

  一场瑞雪,几声惊雷,敢于追梦的三清山人,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在打造“江西旅游示范区”的征程中留下一个个自觉自信自强的步履。刘书宗告诉记者,打造“江西旅游示范区”,具体来说,首先实现发展高端化,要在新产品、新业态上在全省起引领作用,实现日光游、月光游的完美结合,让游客能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觉来感知三清山,打造三维立体、全方位的三清山观光体验旅游产品体系。依托距高铁、机场近的优势,实现营销国际化,将“三清山两小时旅游经济圈”扩大到海西、长江以北,对接长三角、闽三角、珠三角地区,并通过差异化营销,实现海外客源市场的扩张。实现服务精细化,并将之打造成全省的“标杆”。在这点上,要将三清山元素融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中,实现道路景观化、建筑人文化、标识主题化、乡村景区化的“四化”工程,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品位。参照国际标准,建立景区管理、游客接待、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服务体系,从制度建设和培训体系两个方面着手,培养和引进国际旅游管理和运营专业人才,实现工作项目化。以德上高速三清山挂线全面通车,形成上饶到三清山的绿色走廊;通过加快推进高品位建设三清书院、中国道教文化园项目(一期)开工,升级钢化玻璃悬空栈道及观景平台新建改建,做好博物馆布展工作、体育公园、攀岩表演等,实现文旅融合发展,引进品牌企业,实现旅游住宿接待的高端化,形成多层次的住宿接待体系。

  也许不用多久,作为“江西旅游示范区”的三清山风景区,“旅游人次过千万、综合收入过百亿、财政收入过5亿”的梦想和“建设一流设施、开展一流营销、培育一流企业、吸引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务”的目标就将成为现实。

赣州首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直通车
  (记者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日9时30分,上饶之窗
江西今年建设设施蔬菜35万亩
  宁都讯(记者梁健、钟金平 实习生邓竹青)7月1上饶之窗
江西金融机构全力支持经济复苏
  (记者刘佳惠子)6月30日,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