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三角” 赣鄂湘三省共建“中部自贸区”

24.04.2015  18:32
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江西有何规划和举措?

  4月23日,“中三角”赣鄂媒体座谈会在江西日报社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正着手编制出台《江西省贯彻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透露,我省将重点围绕城乡发展、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一体化”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包括联手鄂湘统筹推进八大工程建设、鼓励九江与黄石及安庆建设赣鄂皖长江两岸发展试验区、萍乡与株洲建设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等。 

  推动城镇发展联动,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推动环鄱阳湖城市群协调互动发展。加快昌九一体化、昌抚一体化发展,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新宜萍城镇群转型发展和信江河谷城镇群扩大开放合作步伐,建设大湖流域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示范区和低碳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促进省级毗邻城市组团发展,鼓励九江-岳阳-咸宁、九江-黄冈-黄石、新宜萍-长株潭协同发展,加强规划统筹和产业协作,促进基础设施联网、公共服务对接,打造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扎实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 

  联手统筹推进八大工程  :即,高等级航道等级提升工程、港口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工程、快速铁路通道工程、高等级公路网工程、干支线机场工程、能源输送通道工程  、水利基础设施工程、信息基础设施工程。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一体化发展支撑。加快 南昌 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长江中游内河航道体系、城际交通网络、空运网络建设,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改革;统筹水资源保障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建设;推进区域能源储备基地和能源网络建设,构建能源保障联动机制;共建信息网络、共享信息资源服务、共保信息安全。 

   建设赣鄂皖长江两岸发展试验区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打造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联手打造装备制造业、汽车及交通设备制造业、冶金工业、石油化工产业、家电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强分工协作,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中心城市南昌和制造业密集区,推进服务业创新发展,鼓励金融协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化水平;完善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开发区扩区调区,加快建设南昌、九江、上饶、宜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推进南昌、九江等出口加工区转型升级为综合保税区,鼓励九江与黄石、安庆建设赣鄂皖长江两岸发展试验区,萍乡与株洲建设赣湘开放合作试验区,打造跨区域合作典范。 

  构建城市群“绿心”和绿色生态廊道  

  推动生态文明共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联合湖北、湖南统筹推进湖泊及源头地区生态保护,探索江湖和谐的大湖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新模式,共同构筑生态屏障、共促城市群绿色发展、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保持生态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巩固提升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战略地位。 

  主要为:推进九江长江安全开发治理,规范岸线开发管理,强化入江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加强鄱阳湖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切实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加强江河源头和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大力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构建城市群“绿心”和绿色生态廊道;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联防联控、环境监管执法联动机制,推动城市群绿色发展。 

  推动公共服务共享,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与湖北、湖南公共服务合作交流,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建共享、流转顺畅、协作管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事务管理机制,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主要为:推动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生访学、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校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开展科研联合攻关;搭建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平台,努力实现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合力办好“中三角演艺联盟”、“中三角公共图书馆联盟”和“中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盟”以及群众文化艺术节,强化文化交流。 

   赣鄂湘三省共建“中部自贸区  

  产业协同发展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4月23日,记者从“中三角”赣鄂媒体座谈会上获悉,我省将重点抓好一批产业对接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重大活动,积极推进“强中、拓北、承南、接东、延西”产业转移承接工作。 

  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我省将加强与省外产业板块的承接,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制造业智能化,建设一批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制定实施江西“互联网+”计划,推动物联网、移动物联网、工业物联网发展和应用,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业态。 

  据省工信委综合处副处长刘运明介绍,我省将加强与中部鄂湘皖之间产业在规划、市场、技术和产品等全方面对接,进一步推进产业分工、企业合作、市场共享技术合作和产品互补,实现有序竞争、互补共赢,积极争取和推进赣鄂湘共建共享“中部自由贸易区”等重大开放合作试点,拓展产业合作新领域、新方式。 

  在做好产业协同发展的同时,我省将与湖北共建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联动机制,包括两省共同保护好母亲河——长江,沿岸不设企业排放口,所有沿岸企业进入工业园区,严禁污水下江;加强两省之间危险废物监管,防止危险废物跨省的非法转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