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西工业生产企稳向好

07.08.2015  12:02

  今年以来,面对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带来的严峻挑战,省政府致力于干实事、出“”货,从帮扶实体经济、积极扩大投资、促进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业等方面着手,出台22条措施,并把帮扶实体经济放在首位,“三降低一减少一补助”,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江西工业平稳较快增长,各项主要指标稳中有升,非公经济实现较快发展,产业集聚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小型企业增长较快。但也存在PPI持续探底,重点行业不容乐观,出口下挫未得到有效缓解,大型企业生产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制约了全省工业发展。总体上,今年全省工业将继续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向好

  1、主要指标完成较好

  一是工业增速全国领先、中部领跑。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3139.5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列全国第四、中部第一并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比中部第二的安徽高0.9个百分点、中部第三的河南高1.1个百分点,对GDP拉动显著,为江西上半年GDP再获中部第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6月当月实现增加值632.9亿元,增长9.8%,高于全国平均3.0个百分点,工业增长全国领先、中部领跑格局未改。

  二是产销衔接良好。上半年,全省产销率99.1%,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分别提高0.2和0.6个百分点,自今年2月份以来,连续四个月稳步提升,产销逐步回暖,衔接良好。

  三是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重点监测的34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205种同比实现了增长,占全省比重的58.9%,三分之一产品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彩色电视机同比增长103.0%,软饮料31.8%,变压器25.6%,十种有色金属14.7%,精炼铜12.9%,农用化肥12.5%,家具11.0%,均不同程度实现了较快增长;布7.9%,粗钢2.0%,钢材1.7%,扭负为正分别提高16.6、2.7和3.3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38个大类行业中,35个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有色、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和电子行业分别增长9.7%、15.6%、11.1%和19.0%,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1~9.4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分别为13.3%、7.2%、5.4%和5.0%,四行业贡献率达39.9%,拉动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我省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为全省工业增长做出了较大贡献,也为形成更大范围产业规模效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720.4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22.9%,同比增长14.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5.0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3.1个百分点,贡献率达32.4%。其中,设备修理业增长24.4%、电子行业19.0%、仪器仪表业17.0%、通用设备业15.7%、电气机械业15.6%、铁路船舶业15.5%,汽车行业11.9%,增速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三是非公经济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257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逾八成,达82.0%,分别较上年同期和一季度提高1.7和0.3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0.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4%,拉动工业增长8.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总量不断扩张,实力不断增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继续领跑全省工业。

  四是小型企业增长良好。上半年,全省小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415.1亿元,占全省工业比重达45.1%,较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4%,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8个百分点,高出大中型企业6.0个百分点,拉动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随着我省一系列优化小型企业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融资环境措施落实到位,企业负担进一步减轻,将更有力地促进了小型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3、工业经济相关指标企稳向好

  一是PMI指数逐步好转。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50.2%,连续4个月微高于临界点,走势总体平稳并呈现小幅上升态势。生产增长总体平稳,生产指数为52.9%,与上月持平,整体水平高于一季度,总体呈现平稳向好的格局。

  二是工业投资继续加快。上半年,全省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223.4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与全省投资增速持平,比一季度上升2.8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加快主要是制造业增长拉动:1-6月制造业完成投资3871.1亿元,增长15.9%,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的加快增长,不仅直接推动了全社会投资的增长,也为工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是房地产出现回暖迹象。今年以来,国家和我省各级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房地产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上半年,全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3.7%,较一季度大幅回升25.6个百分点。我省建材行业占全省工业比重高达8.5%,房地产的回暖,不仅直接刺激建材行业发展,也将对金属制造、家具、化工、家电、纺织等行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家具、家电和纺织业回升明显,上半年同比增速分别高于全省平均4.2、6.0和2.7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分别提高2.0、1.5和2.0个百分点,成为我省工业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推手。

  二、工业经济运行好中有忧

  当前我省工业虽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但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和不景气因素依然存在,主要行业走势不容乐观。6月份,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虽持续微升,但仍属于较低水平;企业景气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均低于一季度;拉动工业增长的“三驾马车”除投资外,消费和出口均出现较大回落;资金紧张、要素成本上升等仍在困扰企业的发展,全省工业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一是PPI创历史新低。上半年,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5.3%,与一季度相比基本持平,降幅大于全国0.7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PPI下降5.9%,创五年来历史新低,环比下降0.7%,降幅大于全国1.1个百分点,PPI短期回落趋势不改,仍在底部徘徊。分初级、中间、最终产品看,初级产品普遍回落,中间产品升降参半,最终产品回升数量略好于下降量。钢铁、石油加工、黑色采选行业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三大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分别大幅下降21.0%、20.2%和15.3%。PPI的长期走低,说明市场需求低迷,降低了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抑制了江西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重点行业生产不容乐观。今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刺激带来房地产市场的回暖,但钢铁、建材等我省两大主要原材料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较大,生产萎靡不振,产品需求不畅。上半年,建材行业同比增速仅为8.3%,低于全省平均1.3个百分点;钢铁价格持续低迷,其中,钢压延加工出厂价格下降24.2%,水泥、钢铁主要产品跌至近年来最低位。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国内市场实际需求并没有真正好转,产能过剩矛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需求趋冷仍在延续。

  三是工业品出口增幅下滑。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966.7亿元,同比增长4.6%,尽管较1-5月回升1.0个百分点,但低速增长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较一季度和上年同期下滑0.6和19.9个百分点,直接拉低工业增长2.4个百分点。全省有产品出口的29个行业大类中,11个行业同比下降,化工、有色、通用设备等行业出口交货值总量占全省出口两成,但增速均为负增长。

  四是大型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上半年,全省大型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76.0亿元,同比增长4.8%,只有全省平均增速的一半,较一季度下滑2.3个百分点,跌至25月来最低;占全省工业比重24.7%,下降1.2个百分点。6月份,实现增加值138.8亿元,增长3.7%,环比下滑2.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