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赣东北区域开放型经济运行情况跟踪分析

26.08.2015  10:36
    

   运行稳中向好活力显现          出口增势回落还需给力

 

  ——上半年赣东北区域开放型经济运行情况跟踪分析

 

  【内容摘要】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温和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赣东北区域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上半年,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初步显现: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国际入境旅游比较稳定,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区域出口增速扭负为正,进口继续保持活跃,对外贸易微增回暖;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对“”“”吸引力不断增强。但出口增幅呈回落态势,出口占比现下滑迹象,增势放缓减退。为巩固赣东北来之不易的出口正增长态势,实现外贸稳中趋好,还需再给力。建议:用足用好政策,促进增势持续;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出口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积极主动防范,降低汇率风险;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贸易壁垒。

 

  面对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温和复苏、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赣东北区域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区域合作,努力打造“一极两都”的开放合作发展大格局。上半年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初步显现,但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应予重视的问题。

 

  一、运行基本情况

 

  (一)旅游经济蓬勃发展

 

  1.游客数量持续增长。1-6月,赣东北区域旅游延续上年的发展态势,各景区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298.91万人次,同比增长30.14%,为全省同期增幅的1.26倍,增速高出去年同期2.92个百分点(见图1);接待游客总数占全省的39.14%,比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上半年分别高出7.31和1.85个百分点。区域三设区市,上饶、景德镇、鹰潭上半年分别接待4504.13、1679.09和1115.69万人次,增长38.51%、10.60%和33.12%,上饶、鹰潭增速分别为全省同期增幅的1.60和1.38倍;三市接待游客总数分别占全省的24.15%、9.0%、5.99%,上饶、鹰潭较上年同期占比分别提高2.53和0.41个百分点。

 

   

  其中,接待国际入境游客略有下降。上半年,赣东北接待24.49万人次,下降2.30%;占全省的比重下降0.77个百分点,为34.80%。区域三设区市中,上饶上半年接待8.37万人次,下降4.61%,占全省的比重同比下降0.56个百分点、为11.89%;景德镇增长快,接待14.08万人次,增长10.7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83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高于去年同期1.96个百分点、为20.01%;鹰潭接待2.04万人次,下降42.92%,占全省的比重同比下降2.17个百分点、为2.90%。

 

  2.旅游收入平稳增长。赣东北区域旅游总收入自二季度逐月增长,1-6月实现旅游总收入597.23亿元,增长38.34%,比今年一季度提高2.88个百分点,比全省今年同期和赣东北去年上半年增幅分别高出0.64和1.16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占全省的比重,逐月攀升,1-6月为38.55%,比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上半年分别高出9.39和0.16个百分点(见图2)。区域三设区市,上饶、景德镇、鹰潭上半年分别实现旅游总收入376.51、136.72和84.0亿元,同比增长44.8%、21%和43.0%,上饶、鹰潭比上年同期增幅分别提高5.58和11.06个百分点;三市旅游总收入分别占全省的24.30%、8.83%和5.42%,其中上饶、鹰潭较上年同期占比分别提高1.18和0.2个百分点。

 

   

  其中,国际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增长较快。上半年,赣东北实现旅游外汇收入7860.26万美元,增长7.08%,比全省今年同期和赣东北去年上半年增幅,分别高出1.58和30.4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提高0.39个百分点,为34.53%。区域三设区市中,上饶上半年实现收入2676.51万美元,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21.59个百分点;景德镇实现收入4545.60万美元,增长20.0%,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高于去年同期2.46个百分点、为19.97%;鹰潭实现收入638.15万美元,降幅较1-5月收窄7.62个百分点。

 

  区域接待游客总数和旅游总收入持续增长,国际入境旅游比较稳定,旅游外汇收入增速较快。彰显了赣东北深入贯彻省委“旅游强省”战略,发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越,推进美丽赣东北建设,加大赣东北旅游整体推介,打造全国著名文化生态旅游胜地,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二)对外贸易微增回暖

 

  1.出口扭负为正。1-6月,赣东北区域实现出口值168.21亿元,占全省出口的14.77%;增速扭负为正,比去年同期提升14.7个百分点,实现正增长1.34%。区域各设区市亦呈回暖迹象。上半年,区域大市上饶出口129.55亿元,增长18.6%,高出去年同期29.54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占全省出口的11.38%,高出去年同期占比1.39个百分点。景德镇、鹰潭分别实现出口17.57和21.09亿元,景德镇降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0.31个百分点,鹰潭降幅比今年1-5月收窄8.77个百分点;出口占全省的比重,景德镇1.54%,鹰潭1.85%,均有所提高,分别比今年1月份提高0.16和0.77个百分点。

 

  2.进口保持活跃。上半年,赣东北区域进口93.41亿元,占全省进口的比重继续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为34.57%,高出今年同期出口占比19.80个百分点,高出去年上半年进口占比1.36个百分点;进口增幅,高出全省上半年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其中,上饶进口12.18亿元,同比增长13.90%,高出全省同期水平29.1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第5位,占全省进口的比重同比提高1.15个百分点,为4.51%。景德镇、鹰潭分别进口6709万元和80.56亿元,增幅高出全省同期6.9和0.6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0.03和0.18个百分点,为0.25%和29.81%。

 

  区域出口增速扭负为正,呈回暖迹象;进口增长高于全省,继续保持活跃。彰显了赣东北区域的对外贸易正趋转好,贸易结构优化调整和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迈开,政府稳外贸的各项政策措施初现成效。

 

  (三)实际利用外资持续向好

 

  1.速度增长较快。今年以来,赣东北区域实际利用外资的月度累计增速,大都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见图3)。1-6月,实际利用外资75340万美元,同比增长22.23%,比全省同期和赣东北去年上半年增幅,分别高出10.93和15.96个百分点。其中,上饶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60327万美元,增长24%,高出全省水平12.7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第三位;景德镇实际利用外资2954万美元,增长54.2%,为全省平均增幅的4.80倍,增幅在全省的位次由去年的末位跃升为首位;鹰潭实际利用外资12059万美元,同比增长9.1%。

 

   

  2.占全省比重同比提高。今年以来,赣东北区域实际利用外资月度累计额占全省的比重,大都高于去年同期(见图4)。1-6月,区域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比重为14.69%,比去年同期提高1.31个百分点。其中,上饶占全省的11.76%,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景德镇、鹰潭分别占全省的0.58%和2.35%,景德镇较上年同期提高0.16个百分点。

 

  

 

  在全省区域经济千帆竞渡、百舸争流、竞合发展的积极态势下,赣东北区域实际利用外资实现持续向好。彰显省政府《关于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以来,赣东北以区域大合作、大开放促进区域大发展,对“”“”吸引力不断增强,活力显现。

 

  二、需关注的问题

 

  一是出口增幅呈回落态势。赣东北区域出口增速,自3月份开始逐月回落,前3、4、5、6月份累计增速,比上月分别环比下降14.99、23.46、25.46和17.04个百分点;与全省同期增幅相比,前5个月每月的月度累计增速均高于全省水平,6月当月出口大幅萎缩,上半年累计增幅低于全省2.7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34%(见图5)。区域三设区市,1-6月出口增幅,上饶增长18.60%,景德镇、鹰潭分别同比下降27.30%和40.70%;较今年一季度增幅,上饶回落83.61个百分点,景德镇、鹰潭降幅分别扩大14.63和40.49个百分点。

 

  二是出口比重现下滑迹象。今年以来,赣东北区域出口总额占全省的比重,前5个月份均高于上年同期,一季度达到最高值16.58%,二季度逐月回落,呈下滑迹象(见图5)。1-6月为14.77%,与今年一季度和去年上半年所占比重相比,分别下降1.81和0.40个百分点。其中,区域出口大市上饶的占比,二季度亦逐月回落;4、5、6月的月度出口累计额所占比重,比今年一季度分别下降0.56、1.38和2.28个百分点。

 

  

 

  赣东北区域出口,今年上半年扭转了去年同期的持续负增长,呈现正增长态势。但增幅自二季度逐月放缓滑落,占比亦呈下滑迹象,增势回落。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复苏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贸易壁垒仍存、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出口产业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挑战,中低端出口产业面临周边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是,国内生产综合成本持续上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出口订单向周边国家转移;外贸结构优化调整虽稳步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亦紧锣密鼓,但提升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需要时日;同时,受汇率因素影响较大。今年二季度以来,汇率虽小幅回落但仍在高位,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均成升值走势。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对美元、欧元、日元,较年初分别升值0.2%、6.9%和2.2%。

 

  三、对策建议

 

  随着稳外贸增长各项利好政策措施的逐步释放,赣东北区域的进口保持活跃,态势总体好于出口,表明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识主动增强,技术改造的步子明显加快。出口增势回落放缓,数据波动较大,表明外贸传统优势继续被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基础不够牢靠,内生动力不足,外贸稳增长仍需再加力。建议:

 

  一是用足用好政策,促进增势持续。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为稳定外贸形势,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政策。4月17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改进口岸工作支持外贸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1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若干意见》;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7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江西省政府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赣东北区域各设区市应结合实际,用足、用好、用活这些利好政策措施,持续给力,延续增势,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二是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出口核心竞争力为引领,持续鼓励、扶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工艺、工序和管理手段,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利润空间,持续提升竞争力。引导企业加强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加强区域企业与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的联系,积极参与产业合作分工,融合产业发展,延伸生产链条,提升盈利空间,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能力。

 

  三是优化出口结构,培育竞争新优势。加快外贸出口由产品出口向产品与服务出口协同发展的转变,推进外贸结构优化,提升外贸质量。扶持特色出口,降低中小企业出口门槛,鼓励企业和电商联合构建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积极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推进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互联网+”新型贸易方式大发展。

 

  四是积极主动防范,降低汇率风险。近年来,我国央行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为尽量降低企业因汇率带来的风险和损失,提倡和引导企业大力推进外贸业务跨境人民币结算,并不断扩大人民币结算的规模、贸易领域和国别(地区)。或选择金融机构开发的汇率避险金融工具和产品,如签订远期结售汇协议、人民币汇率期权,以及购买远期外汇,主动防范,减少汇率变动影响。

 

  五是采取多种措施,应对贸易壁垒。把握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建立跨境自由贸易区的战略机遇,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建立海外营销网络机构进行转口贸易;或与海外第三方协作,将半成品、准成品出口到第三方的国别(地区),简单加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降低针对我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手段或关税壁垒等的影响;引导企业熟悉国际贸易规则、以及行业的国际技术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标准等,加快与国际标准接轨,积极应对进口国以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说明:旅游和进出口数据,2015年为部门统计的快报数,2014年为部门统计的修正数;赣东北区域数据根据三设区市数据加工计算,四舍五入。

 

  撰稿:许国银

 

  审核:曾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