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西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三万亿

17.02.2015  10:45

  2014年,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全省工业战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工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工业效益明显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突破”、“三快三升三低”:

 

  “三个突破”:

 

  一是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三万亿。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537.1亿元,同比增长13.0%,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自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两万亿以来,两年时间我省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再上新台阶,突破三万亿大关。

 

  二是利税总额首次突破三千亿。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358.7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利润2043.9亿元,同比增长14.1%,较全国平均水平高10.8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国第四位,中部第一位,连续两年在全国名列前茅。分行业看,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三行业合计实现利润497.0亿元,贡献率达27.8%,拉动全省利润增长3.9个百分点。

 

  三是有色行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六千亿。2014年,全省38个大类行业中过千亿行业已达到11个,较去年同比增加3个。全省11个千亿行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858.7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71.6%。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6159.6亿元,首次突破六千亿大关。

 

  “三快”:

 

  一是新建投产企业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8271户,较2013年和2012年分别增加670户和1498户。全省新建投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6.7亿元,贡献率达到16.6%,拉动收入增长2.2个百分点。

 

  二是小型企业快速增长。2014年,全省规上小型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062.0亿元,同比增长20.0%,较全省平均水平高7.0个百分点,小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比重的42.8%,较上年提高2.6个百分比。小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做大工业总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非公工业快速增长。2014年,非公有制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4142.2亿元,同比增长15.0%,较全省平均水平高2.0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1.1%,拉动全省利润增长11.9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的企业中,非公企业达80户。

 

  非公有制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781.1亿元,增长15.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4.1%,拉动全省利润增长13.3个百分点。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前100位的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占73户。

 

  “三升”:

 

  一是经济效益综合水平提升。2014年,工业经济效益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综合指数重返高位区间,达339.3%,同比提高13.4个百分点。分项看,全员劳动生产率29.2万元/人,同比提高8.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51.8%,改善1.7个百分点;流动资产周转次数4.8次,加快0.1次;产品销售率98.7%,下降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8.7%,下降0.7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持平。

 

  二是工业结构调整效果提升。2014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50.4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883.8亿元,同比增长9.2%,为历年来新低,增速较全省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的比重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三是昌九经济体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提升。2014年,昌九经济体规上工业企业数达2207户,同比增加164户,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6.7%。昌九经济体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9803.3亿元,同比增长16.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占全省工业比重达32.1%,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比;经济体完成利税1051.8亿元,增长18.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1个百分点,占全省利税总额的34.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昌九经济体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的龙头效应日益凸显。

 

  “三低”:

 

  一是龙头行业的贡献率降低。2014年,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主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5%和5.8%,较全省平均速度慢3.5和8.3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比,有色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增速大幅下降6.1和19.2个百分点。行业龙头江西铜业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虽然突破两千亿元,但同比增速仅为7.7%,利润则下降7.8%。

 

  二是企业家的投资意愿走低。2014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成本26866.2亿元,同比增长14.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88.0%,较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两项资金占用2156.5亿元,同比增长19.4%,均高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幅度;应收帐款攀升、库存大幅增长、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凸显,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家投资实体经济的积极性。2014年,全省完成工业投资7935.5亿元,同比增长11.2%,较上年大幅下降8.3个百分点,增速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6.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完成投资7255.6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2.7%下降至49.4%。

 

  三是产能利用率偏低。四季度,企业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约为77.0%。分行业看,全省工业规模总量第一的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仅为7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只有67.4%,均低于国际公认的80%-85%的合理幅度。2014年,光伏、有色、钢铁行业产品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5.1%、88.6%和90.6%,价格大幅下滑,导致相关企业增产不增收,部分企业生存困难。

 

  2014年,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总体向好,经济效益稳中向好的态势进一步夯实。展望2015年,工业发展面临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因素仍然较多,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全省工业企业应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稳增长、调结构目标的实现。

 

  撰稿:张   珏

 

  审核:杨裕光